8月11日,历时三周的首届全国学联主席团领导力培训班结业仪式在安徽芜湖举行。我校研究生会副主席、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霍然与来自全国学联主席团单位的其他39名学生骨干参加结业仪式,团中央学校部部长杜汇良出席并作总结讲话,高度肯定了本次培训的丰硕成果。
本届主席团领导力培训围绕“提升领导力”这一主题,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7月25日—8月1日在北京开展的包括专题学习、主题参访、专题讨论和户外拓展在内的四个模块,第二阶段是8月2日—8月11日在安徽与第九期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以下简称“大骨班”)联合开展的社会实践模块,由此形成“一个主题、两个阶段、五大模块”的培训模式。
在第一阶段培训中,学员们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职业规划”、“团队建设”、“创新创业”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参观访问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红十字会、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等单位和公益机构,并通过雁栖湖边开展的户外拓展活动,提高了团队协作、应变和决策等能力。作为第四组组长的我校领导力培训班学员霍然,由于较好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赢得大家的一致认可。
在第二阶段培训中,全国主席团领导力培训班的成员在安徽分别被编入全国“大骨班”的四支团队中。在合肥参观完渡江战役纪念馆之后,他们于8月3日分赴六安、滁州、安庆、芜湖开展实践锻炼。我校的霍然被分在滁州团,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开启了“寻访小岗红手印,感知改革强国源”的征程,奔赴凤阳县小岗村、天长市长山村、抗大第八分校、大庙镇东陵村等地进行实践调研,并参加了汇报演出。
对于本次培训,霍然表示获益良多。她说:“领导力之于青年,是前进路上不竭的动力源泉。它意味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生追求,意味着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和勇于打破陈规的改革精神,意味着迎难而上、不轻言放弃的坚持,意味着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的团队合作。领导力不是喊出来的口号,而是做出来的实事。因此要想培养自身的领导力,首先需要我们多读有字之书,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其次,多读无字之书,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最后,多向同路者学习,在碰撞和交流中收获,在共处与扶持中前行。”
据悉,本届全国学联主席团单位领导力培训是由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主办的一项届次化项目,今年是第一届,计划每年从全国学联主席团单位中选拔40名学生会组织骨干,通过全方位的学习和实践,着力提升全国学联主席团学生骨干的领导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其领航功能。(校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