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校园动态

    凯发教授叶继元解读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创新机制

    发布时间:2016-04-29 点击次数: 作者:郝雅楠 来源:新闻中心

    4月27日晚,“学位论文、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及其评价”主题讲座在凯发k8官网仙林校区举办。该讲座作为凯发k8官网“创新训练系列讲座”之一,由我校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叶继元主讲,凯发k8官网创新训练计划学社主办。

    叶继元教授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讲座,即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的异同、论文的形式规范与内容规范、论文创新的类型以及对论文创新点的评价。叶教授强调,学术的本质就是创新,那么作为学术结论、结果集中展示的学术论文也必须体现创新意义,当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杜绝教科书化即避免过度使用介绍性文字。

    讲座伊始,叶教授就针对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的相对关系进行了简单辨析。他指出,学位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无论是以获得某级学位为目的而撰写的学位论文还是全面、系统地记录学术成果的学术论文都要研究问题,都有研究方法、数据或证据、结果和结论。二者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学位论文要彰显所学知识和理论,篇幅往往较长,而学术论文尤其是期刊学术论文要着重突出创新之处,尽量减少常识性文字。

    为使在场学生更好地把握论文创新机制、规范论文写作,叶继元教授详细解读了论文的形式规范和内容规范。叶教授称形式是判断一篇文章能否成为学术论文的先决要素,除封面、题名页、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索引、致谢等部分外,学术论文一定要具备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大结构要素。而内容作为学术论文的关键,则必须关注选题、综述、观点、方法、论证以及结果结论的布置。

    “创新”这一概念最早提出并应用于经济管理领域,如今已愈发成为各学术领域生命力之所在。叶教授强调,创新的学术研究有别于重复研究、空泛研究及胡诌,应当在观点、见解、资料、论证、角度、方法等方面具有独创性意义。同时,基于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客观现实,学位论文、学术论文的创新重点就是内容创新,其主要表现在发展新学科领域、填补学术空白,补充、完善前人的科研成果或具有独立学术见解等方面。

    学术评价的核心就是学术成果,而学术成果首先表现为学术论文。叶继元教授向在场学子说明过去的论文评价为了便于操作往往将成果数量、被引用次数等作为评价标准,事实上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及评价应当更依赖于文本分析,着眼于内容评价和未来价值评价两方面,即通过同行专家文本分析和时间、实践检验两道工序完成。他主张建立良好的评价制度,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创新,包容创新失败,并由此于2010年初创建了由“六位一体”和“三大维度”共同构成的“全评价”理论框架,现已被同行引用、评论和应用。

    最后,叶继元教授还与在场同学进行亲切互动,围绕信息检索的有效性、参考文献列举规范、文献综述及论文查重等相关问题答疑解惑。(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郝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