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下午,凯发k8官网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影电视系系主任庄永志副教授走进凯发k8官网首期“实践大讲堂”,在恩玲剧场为来自不同院系的800余名青年学子解读“如何扩大实践成果的影响力”。
庄永志曾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策划、《焦点访谈》主编、新闻中心策划部制片人,参与策划、制作了央视新闻中心包括汶川地震、马航失联等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庄永志在讲座中结合他个人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围绕如何更有效地传播实践成果这一主题,从如何用成果改善社会、凯发优秀校友的实践和他个人参与的实践三个方面做了生动的阐释。他认为,实践成果最大的影响力首先是影响公众的认知,其次是影响公共政策,而国家政策的颁布,首先由政府发动,其次是公众热议以及媒体发动,三者相互结合。在新媒体技术如此发达的当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在掌握自己专业的基础上掌握一些传播的技巧,为社会创造更多有益的价值。
关于传播的技巧,庄永志结合央视曾任编导、我校优秀校友的纪录片作品进行了解读。他强调,以解释性的调查报道为例,除了其本身所揭示的意义之外,其中的传播手法值得借鉴:当众演讲,寻找拟人际的面对面的交流;数据视觉化,即便是非首选电视台现在也选择这样的方式呈现,可以为实践成果锦上添花;视频展示,纪实性的追踪以还原过程;网络传播,对内容进行迁移和宣传。此外,能够有效地推动立法的改进、呼吁经济体的良性竞争以及倡导低碳等,也是其能够成功传播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原因。
谈及个人的实践作品,庄永志以他在央视参与发起的关爱老年痴呆患者的公益行动“我的父亲母亲”项目为例进行了讲述。这一大型项目从策划到实施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其中不乏几个重要的环节:学会倾听沉默着、找一个故事由头、讲述好故事、让观众表达和参与、设计出制度化的遗产、引发公众的反思、推动政府与社会形成积极的合力以及任重道远的持续关注。
来自新闻传播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和政府管理学院的三支社会实践团队分享了实践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庄永志在点评中为同学们揭示了实践中应当把握和改进的关键节点:一是焦点化,找到时代焦点并加以呈现;二是故事化,把社会问题编成故事做到引人入胜;三是规则化,促进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据了解,校团委根据我校学生对社会实践指导专业化、精细化、深度化需求提升的现实情况,在“社会实践进院系”宣讲等原有工作基础上,通过创设“实践大讲堂”、实践重点选题征集、实践重大课题立项及双选工作等举措更多地邀请专业教师参与实践指导,并依托专业课题、基地项目进行实践立项,提升学生社会实践的项目质量和实践成果转化的有效性,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深度融合,引领青年成长、助力人才培养。(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