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第五期“创业路,两岸情”台商凯发系列讲座在仙林校区举行。本期讲座聚焦于现今能够改变产业的设计力量,主讲人张汉宁是台湾桔禾创意整合的创意设计总监、台湾百大设计师之一,同时他也是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6世界设计之都”的执行委员,云林科技大学、朝阳科技大学的讲师。本期讲座由江苏省台办、凯发k8官网教务处、凯发k8官网教育发展基金会、凯发k8官网台港澳办主办,NJU创想家协办。
张汉宁在国际各项工业设计大赛中获奖无数,因此被媒体与设计界誉为“设计奖金猎人”。他风趣地说,他的英文名Jimmy译成中文叫做“桔米”,桔代表着吉利,米寓意着丰收,与桔禾创意的品牌正好贴合,而他从事设计的本意也正是找到很多和他同样的“小米粒”来一起努力。
在谈到设计和产业的关系时,张汉宁提出“用设计的力量去改变产业”的观点。他说,台湾和大陆目前都在经历产业的转型变化,弄清设计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显得格外重要。自己念研究生时所学专业是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正是在大规模集成生产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千篇一律的流水线生产品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只有将设计导入产业,重视设计风格,才能在大规模集中生产中保留传统的记忆、文化与美学。他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与美国Dunkin Donuts合作开发设计咖啡周边产品、为法国Venve Clicquot设计情人节礼盒包装香槟并成功建立长久合作关系的经历,细致地分析日本和美国两国不同的加湿器设计——因为生活空间比较狭小,为日本设计的加湿器必须轻薄窄小,能够贴住墙边,工作原理是用超音波将水打成分子散发出去;而远销美国的加湿器需要做得宽大粗壮,利用毛细现象将水分子吹出来。他说,台湾四季如春、气候潮湿,为什么台湾的设计师却在设计加湿器呢?因为在产业转型的“初级”阶段,厂家生产出来最好的产品往往会被外商订走,因此,设计师不得不去揣摩体会外国那种自己从未体验过的生活方式。
张汉宁指出,在“初级”发展阶段之后,产业转型从单纯的设计风格竞争走向自主品牌的建立,开始具有民族自觉的特殊意义,设计师开始思索如何使设计贴近自己的生活,在设计风格之外考虑采取高超的营销手法。他举例说,在为著名幼教产业品牌We Play——We Learn设计适用于亚洲地区的产品时,不仅考虑到亚洲幼儿和欧洲幼儿体格上的差异,还利用形、声、闻、味、触等五种感官体验来规范不同的产品线,于是设计出了地垫、镜面等随着空间变化可以自由安排的产品,既可以为年纪小的孩子提供感官训练,又可以使年纪稍长的孩子在玩耍的同时领悟物理、机械的知识,从而大大延长产品的使用年限和生命周期;在竹山乡下的茶园里,他为主人家生产的茶叶重新设计竹制包装筒,外面包上竹笋打碎做成的包装纸,环保轻便不浪费,又精心设计了“竹之粹”的品牌,用激光雕刻在竹筒上。这样一来,原本很好喝很天然却卖不出去的土特产就此焕然一新,可以摆在火车站、飞机场、日月潭的纪念堂各处售卖,价钱也翻了三倍。张汉宁指出,设计很重要,文创很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产品做得很漂亮工作就结束了,我们曾经为那么多世界知名企业代工,我们有技术上的优势,我们应该关注整体产业链中设计的作用,利用自己精良的制造能力,将设计导入产业来保卫产业的竞争力,结合营销的策略使产品无形的价值显露出来,塑造设计的良性循环。
通过分享开发新产品中的创意经验,张汉宁认为,将设计导入产业和产业融合设计本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解决途径,重要的在于看清从哪一个点切入以带动产业进行转型与品牌再造。(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吴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