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校园动态

    台商孙德聪走进凯发分享创业经

    发布时间:2015-11-17 点击次数: 作者:吴雨阳 来源:新闻中心

    11月12日,“两岸一家亲,慧聚两岸情”台商讲座在仙林校区举行。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昆山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荣誉会长、南宝树脂(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德聪以“两岸一家亲,慧聚两岸情”为题进行大学生创业经验分享。

    现场 (王红兵 摄影)

    讲座正式开始前,孙德聪会长专门请来志愿者表演结合了电音和台湾传统的“电音三太子”。在动感的音乐声中,三个分别涂着金、红、黄脸谱的“三太子”浓眉大眼,笑脸生动,背插大旗随着富有节奏的乐声快速舞动,十分活泼可爱。随后,富有经验的表演人员讲解了舞步的要领,主持人在观众的帮助下进行了现场表演,气氛十分热烈。孙会长解释道,“电音三太子”曾在人民大会堂演出,这一文化形式表现出的台湾元素在两岸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具有特殊意义:台湾的文化,早年是从大陆过去的,如今,台商请妈祖庙的志愿者将民俗“电音三太子”带到大陆,这是两岸同根同源的见证。

    对如今掀起的创新创业热潮,孙会长有着独特的见解。他指出,创业是有条件的,创业与就业市场的饱和程度息息相关,当市场供给充足时,才会空出一些人来创业。每个人都有梦想和能力,但压力和境遇也各有不同,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马云。孙会长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历,表示自己现在担任公司的董事长,仍然要对自己的老板负责,但因为老板人很可爱,也“不太负责任”,放心地给他很大权力,所以他非常自由,工作“和创业也差不多”。他说,自己早年进入南宝,从基层工作做起,没过几年就遇到石油危机,企业的生存变得非常艰难。周围许多同学、朋友劝他转行专业,但他认为老板对自己很重视,客户对自己很放心,这份工作很快乐,坚持不转行。他指出,工作最重要的是领悟自己在工作中得到的快乐与成就感,如果觉得自己只是个打工仔,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那怎样也不能把工作做好。

    针对创业从何处入手的问题,孙会长回忆起自己在对“一带一路”进行考察的途中曾经路过的西北小城。他说,在这些尚欠发展的地方,有台商在做垃圾发电项目,有台商将微不足道的坚果加工销售生意越做越大。从90年代开放到现在,二十五年间,大陆几乎所有的领域都有台商介入,由此可见,创业的眼光需开阔,成功的事业不仅出现在热闹的地方和吃香的行业,在小地方、冷行业也可以把事业做得很好。孙会长特别寄语大二、大三的学生:平常除了学习也要注重把握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脉动,不要陷入一毕业就失业的窘境,应当在进入大学后就有计划地接触社会,谋定而后动。

    孙会长感慨道,在南宝工作了十五年,老板要他来大陆发展,虽然开始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不免艰难,后来真的就渐渐把这里当家了。1912年他第一次到达昆山,此后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两岸的文化交流。他说,过去二十多年来台湾对大陆进行投资,为大陆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来到大陆的台商,也像他一样对这块土地充满了感情,充满了回馈的意识。

    在讲座的最后,孙会长着重强调了两岸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他认为,经济上的密切不代表文化上的交融,经济交流会有许多无奈的阻隔,而文化交流却没有这些弊端。两岸发展六十多年来,各自的发展轨迹是不同的,中国古文化在台湾得到了非常完好的保存,这些古文化值得大陆年轻人去看看,可以从中得到一些灵感。他指出,当一个人行有余力的时候,工作就不仅仅是赚钱生活,而是要为地方发展、为两岸交流做出贡献。现在两岸对年轻人都非常重视,在“习马会”之后,两岸关系又会有新的发展。他鼓励大陆学生有朝一日亲眼看看台湾,也鼓励在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将身在大陆的见闻带回家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吴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