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校园动态

    [历史学院]师生参加长江流域寻宝活动成果显著

    发布时间:2015-11-04 点击次数: 作者:历史学院 来源:历史学院

    2015年10月31日,我校历史学院考古专业教授黄建秋出席2014中国(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听文物讲长江的故事——寻找长江流域有故事的珍宝”全国征集活动颁奖仪式及图书《听文物讲长江的故事》的首发式活动。该活动由光明日报社、长江文化促进会、张家港市政府共同主办。

    本次活动以在深入了解长江流域文化的基础上讲诉文物背后的故事,进一步增强老百姓的文物保护意识,唤醒更多人关注、保护中华传统文化为主旨,通过深入寻找散落在长江流域12个省市(区)的珍宝,收集和展示长江流域城市变迁、风土演变、人文情怀,着眼于文物背后的生动故事,诠释长江文化的悠久和广博。根据安排,活动从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分启动、征集、评比、展示四个阶段,历时一年。黄建秋教授作为专家组成员全程参与此项活动,为活动的成功举办出谋划策,并在开幕式与颁奖会上分别作了发言。开幕式上,黄建秋教授就此项活动的评比准则讲道,“此次征集不以文物的价值作为评判依据,而是评价文物与城市的渊源,文物与历史人物命运兴衰之间的联系,或反映人间真情的故事等,体现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颁奖会上,黄建秋教授重申张家港市的悠久历史并再一次肯定了活动举办的意义,“在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立足江尾海头,回望长江,组织大江两岸的人民群众把平时深藏不露的文物‘请’出来,细细地诉说文物背后的故事。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承着历史文化,让大家牢记‘以史为鉴’的古训,让大家在鉴赏文物珍品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我校历史学院研究生踊跃参与此项活动,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成果显著。其中,黄建秋教授的文章与高鹏杰、王福莲、崔贻彤、张雅男四位学生的稿件被收入《听文物讲长江的故事》文集中;张雅男写的稿件被授予提名奖,并在光明日报上全篇刊载。

    (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