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校园动态

    行走故乡携手共绘天空地图——记凯发k8官网新闻传播学院“同一片天空·雾霾在中国”寒假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15-04-24 点击次数: 作者:新闻传播学院 来源:新闻传播学院

    4月22日,第46个世界地球日。这一天,凯发k8官网敬文学生活动中心里,汇集近10万字的调研报告、数百张摄影图片、公益广告、可视化新闻长图……凯发k8官网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以展示交流的形式用全方位的中国天空报道向地球献礼。一个多月前,也就是3月12日,植树节这天,凯发k8官网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会同全国各地的校友、学子亲友,拿起相机对准天空拍摄了333张天空照片,并运用专业技术整合照片绘制成了一幅当天的中国天空地图。

    序幕:目标是追寻蓝天

    可视化新闻、调查性报道、口述史项目、中国天空地图、主题纪录片、主题公益广告……形式多样的选题为学子们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

    “最初了解到学院的寒假实践项目,我就对可视化新闻产生了兴趣”,2013级研究生喻贤璐一开始就方向明确。作为新闻专业信息微信平台“新记者”的主要管理者,喻贤璐积累了新媒体运营的经验。她乐于尝试数据可视化、长图式新闻,因为轻松、易读是抓住读者眼球的关键。拥有了专业课上的密切合作,喻贤璐与队友于方一拍即合。2月4日,两人碰面商讨项目策划书的撰写,最终敲定“雾霾是什么?”、“雾霾的来源”、“雾霾的危害”、“雾霾的防治”四个角度。

    而此时,武涛正坐在电脑面前,面对指导老师回复的邮件,为立项方向苦恼不已。几天前,他刚刚提交了最终敲定的项目策划书。尽管单枪匹马,他却早在内心确定下宏大的研究计划——行走山东,洞察雾霾。通过山东主要城市的走访,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线索,全方位展现山东空气质量状况。然而,导师对于选题操作性的质疑给武涛的热情泼上一盆冷水。“一个人去执行如此复杂和宏大的计划是非常困难的”,武涛反复读着导师的回复,不觉咬紧牙关。坚持还是放弃?

    相比之下,杨昊宇的团队则早早开始了实践。凯发k8官网,是他们10座城市、万里行程的开始。1月22日,团队准备以凯发k8官网地表性建筑为主体拍摄凯发k8官网天空组照。站在长江大桥南引桥上,工农联盟雕塑阴沉着脸,当天的空气质量达到中度污染级别,PM2.5和PM10指数分别为118、166。南桥堡上,标志性的红旗似乎也不那么鲜艳。拍照留念的旅客略显失望。杨昊宇和队员们放眼望去,金陵船厂的大型机械也面目模糊。延伸的大桥隐匿在云雾之中如同天梯。当天,他们还前往凯发k8官网火车站、阅江楼取景,画面中的紫峰大厦、阅江楼都如海市蜃楼般若隐若现。“雾气对于摄影未尝不是幸事一件。”《路在中国》实践团队的队员们,面对如此沉重的首发站,不禁自嘲。

    发展:平凡之路,非凡之心

    寒假开始后,学生们如南归的鸟儿各自纷飞回到家乡,实践才正式开始。

    尽管项目策划不被导师看好,武涛不愿妥协。期末考试结束后,他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开始了自己的山东行走。10天的准备之后,实践的地点、行程、采访要点已经成竹于胸。由凯发k8官网出发,武涛一路走访枣庄市、济南市、淄博市、青岛市和临沂市5座城市。途中,七点开始采访,却常常要熬到深夜一两点。五六个小时的睡眠,一日三餐难以顾及,在体力和精神上都是一场锻炼。“外地采访结束,回到家时,我瘦了约10斤。”后续的采访还在持续,除却电话采访、邮件联系,大量的资料收集分析成为项目后期的主要工作。

    此刻异地,杨昊宇他们也在路上。五人小组行路中国,足迹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好在行路中国的途中并非一篇灰暗。群聊里的吴雪娇,正在兴高采烈地向队友们描绘着眼前玉溪市抚仙湖梦幻的火烧云。昆明的滇池,蔚蓝的天空映出红嘴鸥矫健飞翔的白色身影,红色的山塔背后是不变的蓝天,这一切都让久居城市刚刚返乡的吴雪娇心情大好。“这里的蓝天属于高原蓝,夜晚十分夜空中布满繁星,让人不禁陷入儿时的怀想,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她禁不住哼起儿歌,“真想把蓝天扯下来装进口袋里。”新疆的塔城和云南的昆明成了团队此行黑白的中国地图上唯一的两个蓝点。它更像是一场对话,南方与北方、沿海与内陆、工业与自然,这种种的冲突最终以天空的颜色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游走于塔城和邢台,切身的体验让张颖真切地感受到雾霾的威力,“一个是自己的家乡,一个是男朋友的家乡,塔城号称是拥有新疆最蓝的蓝天的地方,而邢台却是全国著名的重度雾霾城市,两者的悬殊是巨大的。”在中转站乌鲁木齐,“犹如盖了一个黑锅盖”的天空更让她印象深刻。

    当其他团队奔走与大江南北时,坐在电脑面前的喻贤璐和于方却遭遇瓶颈。精美的长图绘制之前,是上万个原始数据核对与处理,这耗费了她们大量的实践和精力。“当导出地图的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如释重负,完成了一项颇为重要的工程。”喻贤璐说。然而,在深入调研和资料搜集之后,她们发现各门户网站上多少会有涉及到的类似的可视化新闻作品。如何让自己的作品别出心裁?这成了团队的难题。喻贤璐她们将目光投向了中国的“病友”英国伦敦,通过对伦敦“患病、治病、病愈”的历史追溯,她们不仅仅停留在伦敦治霾的借鉴,更试图探讨,中国政府、民间环保组织以及普通人的力量将何去何从。

    尾声:一直在路上

    最终,武涛以一人之力完成了4座城市2万多字的调研报告,杨昊宇团队将一万多里的行程浓缩为11分钟的微视频,而喻贤璐则以一张图呈现上万数据资料,助你读懂雾霾。42天,13支团队,背后是13个迥异的故事。从塔城到济南,从昆明到北京,他们用相机、纸笔描摹中国天空最真实的颜色。333张天空拼图,同一时刻,不同颜色,凯发新传倾全院之力绘制的中国地图远未完成。中国天空的拼图,永远差你手中的一块蓝色。(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