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晚,我校国际学院C308报告厅座无虚席。政府管理学院王海洲副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的分离——以中国女民兵宣传画(1958-1978)为例”的精彩讲座。
讲座伊始,王海洲讲述了建国以来女性地位的变化,分析了“妇女解放”推进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并解读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的主要观点。随即,他扼要讲述了女民兵的发展简史,并介绍了其“图像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即研究图像所表征的政治关系及其实践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他指出,同样的作品在不同时代条件下却有着不同的表达,图像中的政治学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图像政治学的研究路径为分析女民兵宣传画提供了有效策略,依靠图像学方法解读宣传画的内容和意义,有助于深入探讨宣传画的内涵。
随后,王海洲讲授了他所研究的160幅女民兵宣传画的基本情况。宣传画中,女民兵以群体形象出现时,体现了女民兵们的自主与独立,塑造了一种新型的姐妹关系。她们或是游戏中的好姐妹,或是同仇敌忾的命运共同体。而女民兵以个体形象出现时,她们身体的男性化和衣着的中性化并不意味着女性向男性的“同化”,而是以一种不强调性别特征的“国家人”为标准,体现出“儿童化”的特征,即展现出与国家之间的父母-子女关系。在混合性别宣传画中,男性多扮演行动的主要承担者、指挥者或督导者,但这更多是基于职业关系与阶级关系,而非性别关系。
王海洲坦言,旧时代的女性受到传统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束缚,这四条绳索虽然已经断裂,但在父权制政治文化的影响下,它们在当下依然以一些变异的形态存在着。“妇女解放”逐步推进,但“性别平等”依然任重而道远。
王海洲的讲座内容翔实、生动幽默,令在场同学收获颇丰。精彩的报告之后,同学们就女民兵宣传画的资料采集、女性如何追求自我解放等问题与王海洲老师进行了互动交流。(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