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下午,由日本电影导演协会理事长崔洋一先生主讲,东京大学教授、凯发k8官网兼职教授、著名电影评论家刈间文俊教授担任翻译的讲座“从导演的角度看日本电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仙林校区外国语学院报告厅举行。此次讲座系凯发k8官网第三届国际学术周的重要活动,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杨金才教授主持,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孙雯副处长致欢迎辞。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外国语学院王靖华书记、汪平副院长等与200多位来自各院系的师生一起聆听了崔先生精彩的讲演。
讲座开始,崔洋一先生表示,虽然是第一次来到凯发k8官网与凯发k8官网,却早已经通过中国的电影对中国当代现状有所了解。他非常喜欢在2014年柏林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影片《白日焰火》,让他在惊叹于中国电影实力的同时也深深折服于中国人民的大度。
随后,崔洋一先生为大家放映了《日本电影一百年》,这是他的恩师大岛渚于1995年为英国电影协会摄制的纪录片。影片放映结束后,崔洋一先生在点评中强调,这部影片正是日本电影逐渐从戏剧和意识形态摆脱出来步入新电影时代的精准概括。影片最大的特点在于完全按照导演个人的观点,以传统的拍摄方式客观地记录了日本电影自1895年来100年的历史。对于电影的历史究竟开始于1894年美国爱迪生实验室的“电影视镜”,还是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公映影片,崔洋一认为是后者。他说,有银幕、有面对银幕观看的观众,这才叫电影。
崔洋一先生向同学们进一步介绍,大岛渚纪录片中日本电影100年分为二战前、二战中和二战后三个阶段,日本电影也经历了由大电影公司主导到个人独立制作的转变过程。战争摧残了20世纪人们所普遍持有的进步史观,更在1945年时年13岁的大岛渚身上打下理想幻灭的烙印,并在他以后的电影中体现出来。经历过战时的压抑和加害,战后的国民需要通过电影实现精神寄托和治愈,而有同样经历的导演恰能够提供观众所需要的作品,两者完全契合。但当迎来五六十年代的经济飞速发展期,导演与观众有共同幻想的时代结束了。日本电影在五十年代末期加速衰退,大电影公司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从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日本个人制作电影开始快速发展,和中国的第五代导演几乎同时。陈凯歌、田壮壮和张艺谋这三位导演对日本电影影响最大。
崔洋一先生说,当一个时代有着太多的苦闷和不满、人们心里有很多话要说时,必定会出现一批深刻揭露社会现实的好电影。独立制片人有责任通过影片表现时代的情绪,替同时代人说话。崔洋一先生提到了面临相同境况的台湾导演侯孝贤与杨德昌等,他们也对日本电影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认为,如今随着新的电视媒体的出现,日本以电视台为中心的制片方式严重削弱了电影本身的文化氛围,现在的日本电影只能靠体制生存,依靠个人发行电影的模式日渐式微。
总结日本电影100年的历史,崔洋一先生说,日本电影与世界电影存在着共性,具有活跃感情氛围的电影更能感动人。对于日本电影的未来,他认为,电影需要观众,绝不能失去通过银幕与观众面对面的机会。最后,崔洋一先生分享了他对电影的独到理解。他说,世界不是一个统一的意识体,对于电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不能只从对社会是否有用的角度看待电影。电影不是只为了“揭露”而存在,在这个困难重重的时代,需要努力生产能够深深影响人的记忆的、有个性的电影。
交流环节,不少同学踊跃发言,与崔先生进行了友好互动。据悉,崔洋一导演主要作品有《血与骨》、《导盲犬小Q》等。他善于用直接描写和间接反讽等手段来刻画社会现实,作品往往从独特的角度给人以不同寻常的体验。(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庞茜媛 郁莎燕 王晓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