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下午,奥美中国企划总监刘彦廷在仙林校区逸夫楼为凯发同学带来题为“Social Engagement”的讲座,深入解读社会化营销。此次讲座由我校新闻传播学院和凯发k8官网奥美创意研究院共同主办。
“今天为什么要谈社会化营销?”刘总监率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并侃侃而谈:传统媒体逐渐向社会媒体转变,年轻一代的生活几乎完全被社会媒体环境包围。在这种环境中,消费者的信息浏览时间完全碎片化,接触电视广告的载体也不再是电视,而是转为社交平台。人们不再相信广告,而是更相信口碑,朋友推荐和网购评论对他们来说更有说服力。人们也乐于在社交平台上主动表达和自发分享。
随后,刘总监为同学们深入解读了相关案例:DELL于2010年推出社交媒体倾听控制中心,通过倾听辨认出客服需要解决的事情,以及那些对品牌支持的声音。联想公司在30周年之际并没有选择浩浩荡荡的庆生活动,而是以社会化媒体为核心展开了“一天一创意,一天一social”的“逆生长Campaign”。为了赢得和留住受众,社会化已经成为每一个网络平台必须具备的功能与属性。但是,做好社交化营销,只运用好社交平台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让品牌社交上热议的焦点。Burberry等品牌在这一方面就做出了很好的示范。2006年,全球奢侈品市场极速增长,而百年老牌Burberry却失去了他们对品牌核心的认同,未能在此浪潮中占得先机。时任CEO的Angela Ahrendt女士及时抓住时代趋势,成功运用了社会化营销的理念,提出社会化营销是让消费者与企业主共筑品牌,“与信任你们品牌的每个人连接”。Burberry通过让消费者线上设计属于自己的时装、在facebook和twitter上公布设计过程稿、消费者卖场试衣可扫码分享至个人社交平台等社会化营销方法,使其成为facebook上最受欢迎的奢侈品品牌。
“社会化对传播有何影响?”刘总监告诉同学们,好的广告应具备Brand Vision、USP、Target Audience、Great Idea、User Benefits、Call to Action等六个要素,社会化营销模式下,成功的关键点还是一样,然而沟通的方式变了。“去中心化”成为核心要点,企业正回归到以用户为核心,从“对人传播”到“让人传播”。Old Spice的巧妙营销形式,即个性广告片结合twitter与粉丝问答互动,使其实现了107%的惊人销售增长率。HONDA与粉丝互表“爱意”的勇敢尝试也以极低的成本达到了社会化营销的效果。
最后,刘总监总结了开展社会化营销的几个途径:要重视大数据的挖掘和利用;企业要和潜在客户成为朋友;粉丝等于传播力,要注重“粉丝效应”;要树立 “快消化”的创意观;要兼具内容意识与新闻手法;品牌是企业主与消费者共有的资产,要让消费者参与营销过程。
刘总监的讲述生动风趣,讲座现场更是笑声频频,气氛十分活跃。(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