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校园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文献检索主题学术沙龙

    发布时间:2014-10-28 点击次数: 作者:王晓曼 来源:新闻中心

    为了增强研究生学术研究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提高学术品味,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一系列专题性学术沙龙。10月27日,第三期学术沙龙在圣达楼107教室举行。凯发k8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熊秋良副教授带来了关于《人文社科文献的检索与利用》的精彩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建华主持报告会。

    熊秋良在报告开始为大家介绍了什么是文献及文献的要素,并根据文献的内容和性质把文献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她说,一次文献是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是文献检索的主要对象;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的加工整理,是最重要的检索工具;三次文献是参考性文献,可以了解相关学术术语的权威界定。在研究的不同阶段,对文献种类的使用不同,但三种类型的文献又不是截然分开的,可以交叉使用。

    熊秋良重点为大家讲解了文献的检索。她对具有代表性的图书、报纸、老旧期刊等数据库的检索作了详细介绍并亲自演示,形象直观地教授学生如何从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中快速、准确的定位自己所需的信息。她说,在自己的读书时代查阅文献的条件十分艰苦,而现在,便捷的网络提供了丰富的电子资源,满足了学术研究对资料的热切渴求。她告诫同学们,想要得到独有资源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耐下心来,肯下功夫。

    关于文献的搜集与选题,她说,要有主题性、连续性,还要对文献进行归纳整理,整理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对搜集到的文献的解读,由于研究者研究主题、研究方向、研究角度和理论素养等的不同,同样的资料也会有不同的解读方法,她还举例给予了说明。

    在精彩的报告之后,熊秋良与同学们就文献检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王晓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