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三三制”教学改革方案指导下,学院格外关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统一和融合,构建了“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的本科导学体系,取得显著效果。为更好地发挥教学、学工联动融通的作用,探索双方合作共赢的新机制,在环境学院学工办的倡导下,学院9月3日在学院B324召开了第一次教学、学工联动会。
上午,环境学院副院长杨柳燕、党委副书记李良、本科生教务员张云燕老师与2011级部分学业困难的同学进行座谈。杨柳燕副院长询问了每一位同学学业困难的原因,征求了他们对学院教学、学工的建议,并要求同学抓住补考、重修等机会以顺利完成学业。李良副书记也督促同学们正视困难,深入寻找自身原因,制定针对措施抓紧学业。
随后,杨柳燕副院长、李良副书记、张云燕老师与全体本科生辅导员举行会议,就教学和学工联动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双方就评奖评优过程中成绩认定、学生课程选择等问题交换了意见,重点讨论了今后将共同努力探索的方面:
一、实行学业问题预警制度
学生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然而不少学生却面临一定程度的学业问题。为此,环境学院决定实行学业问题预警制度,从学生进入大二起的每个学期跟踪、监控学生的学业,对于挂科课程多、重点科目不及格、成绩下降明显的同学给予警告处理,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提醒和警示作用。具体执行措施为:辅导员审查→教务员核准→学院警告学生本人并书面告知家长→交流反馈。在此过程中,教学与学工的无缝对接是保证院系准确、全面掌握学生信息,帮助学生确定努力方向的关键。
二、完善出国境管理制度
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国内外交流交换,但他们或多或少面临前期准备不足、学校选择迷茫、交换期间不适、学分转换担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院将在目前出国境学生备案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出国境学生管理制度,为出国境交流的学生提供全程服务。教学、学工两部门将全力做好学生的行前辅导、过程跟踪、归校反馈,在交换的全过程与学生保持紧密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诉求、解答他们遇到的问题,做好相关的档案记录、形成《交流分享手册》,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国内外大学的优势资源,并兼顾自己的学涯规划。
三、启动科创竞赛培育制度
科创竞赛作为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就业能力的新途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然而,竞赛选题缺乏亮点、赛事准备不足、相关经验匮乏等原因使得一些学生对科创竞赛望而却步。为了更好地发挥学院先进成果多、成果转化性强的优势,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学院将启动学生科创竞赛培育制度: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青年教师研究课题中挖掘培育目标,学院聘请优秀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并储备相应的资金资助项目成长。此举有望在满足学生科创需求的同时,形成师生携手创新的良好风气。
(环境学院 张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