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晚,杜厦图书馆报告厅人气火爆,在哲学系文化节闭幕之际,凯发k8官网哲学系张异宾教授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忘不掉的福柯”的精彩讲座。
福柯是一位影响世界的法国原创性学术大师。张异宾教授先对福柯做了简要介绍,通过一组福柯照片和珍贵影像,让同学们对福柯有了感性认识。他用四个关键词来描述福柯:疯狂、同性恋、诗性、革命,叙述了福柯的重要经历以及重大思想转变。同时指出,之所以很难读懂福柯,可能有四个原因,第一,我们没有像福柯那样被判定为精神不正常状态。第二,福柯的跨界研究状态,给福柯加上多少头衔都不足为过,因为福柯不是属性某个专业的,他对医学、精神病学、哲学、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社会学、政治学、艺术学等领域,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第三,福柯思想带有很强的原创性,他对话语、考古、认识、谱系等概念的使用,使这些概念原有含义发生颠覆性理解。他提出了一些古怪的概念,比如话语塑形、认知考古学、生命政治等,即使翻译过来也很难理解这个词实际说了什么。第四,福柯思想非连续性,福柯的每一本书是在批判他的前一本书,如同“一颗不断扔向自己的手榴弹”。
鲍德里亚曾说让人们忘掉福柯,而张异宾教授认为,至少是在现在,福柯是忘不掉的,他的讲座也是对鲍德里亚的回应。他通过解读福柯重要文本群,带领同学们回到福柯思想本身。他考察了福柯的四个重要文本群《词与物》、《认知考古学》、《规训与惩罚》以及《生命政治的诞生》,回到福柯在非正常生命状态下的思想,结合现代社会的诸多事例,解读了福柯对“科学结构”、“认识型”、“规训”、“生命政治”等诸多概念的研究。
最后,张异宾教授提醒同学们,西方所有的思想都是片面的深刻性,不能当成真理,可以汲取有用成分,但一定不要盲从。
张异宾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趣味生动,将抽象哲学思想用四个小故事表达出来,引起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和笑声。同学们踊跃地向张异宾教授提问,张教授一一作了回答。(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杨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