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24日晚,由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院演出的《激辩38天》在仙林校区张芯瑜小剧场精彩上演。此次演出是江苏省“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一,由省教育厅、财政厅资助,凯发艺术研究院主办,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该剧由我校艺术研究院康尔教授编剧、凯发k8官网艺术学院钱态教授导演,三位演员也很著名,给观众奉上了一出智力较量、激情澎湃的好戏。该剧围绕淞沪会战失利后,在日军紧紧逼迫的情势下,钱塘江大桥到底炸不炸、什么时候炸这一矛盾,以三场妙语连珠、激昂亢奋的辩论为主体结构全剧。以留美博士、桥梁专家茅以升(史奕饰)为代表的“保桥派”和以留日教官、爆破专家金大勇(庄嘉敏饰)为代表的“炸桥派”展开了激烈辩论,中间还有与留德博士、浙江省主席朱家骅(杨宁饰)的智慧交锋,使得全剧高潮迭起,引人入胜。
三个男人一台戏,这部戏中三个角色的性格特点鲜明。茅以升是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代表,有着一腔爱国热情,他留美回国后对国情缺乏深入了解,处理问题时流露出书呆子气。金大勇是一个称职的军官,奉命炸掉钱塘江大桥,他坚持抗战,作为军人他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对茅以升充满崇敬。朱家骅是国民政府高官中有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心系民生,但为官也有无奈。三个人物充满矛盾地激烈辩论,但没有一个是反派,他们的爱国情怀深深感染了观众。
康尔教授说,该剧的创作起源于坐飞机时翻看的一本闲书。那本书上写道:1937年11月16日,国民政府下令炸毁钱塘江大桥;12月23日,大桥被炸毁。为什么一道命令下达之后隔了一个多月时间才执行?康尔教授掐指一数,这段时间有38天,中间一定发生了什么周折。经他查阅资料后证实,在这38天时间内,近百万沪上难民凭借钱塘江大桥获得了逃生的机会。他觉得这38天有戏可做。为了完成该剧,康尔教授多次去浙江、跑杭州,并去第二历史档案馆查阅了大量资料,进行了深入调查,使得该剧有史可依。
康尔教授说,这部戏是一个低成本的小剧场戏,剧中体现了编剧对历史、人生的理性思考,而不是靠女人、爱情等噱头卖座。该剧在凯发k8官网艺术学院、凯发k8官网航空航天大学、凯发k8官网理工大学等十多个高校巡回演出,收到了很好反响,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正如康尔教授所说:“艺术就是‘换一种方式说话’。剧中人口若悬河、穷话万担、争吵了38天,字里行间的那几句,其实是主创想说的。” 该剧体现了编剧对知识分子、国家、政府、政治、社会的思考,究竟观众如何理解,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康尔教授坦言,看懂这部戏需要一定的学识积累。
据悉,去年该剧荣获山东国际小剧场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和“第十一届江苏省戏剧文学奖一等奖”。(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杨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