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校园动态

    武秀成教授讲授读书治学与文献学意识

    发布时间:2014-04-25 点击次数: 作者:侯印国 来源:新闻中心

    4月23日晚,凯发k8官网文学院“名家讲坛”邀请著名文献学家、凯发k8官网古典文献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武秀成教授做题为“读书治学与文献学意识”的学术报告,吸引了众多同学前来听讲。该活动由凯发k8官网文学院学生会组织。

    武秀成教授从“古典小说《西游记》作者是否为吴承恩”这个学术界争论已久的问题出发,追溯其源,论证吴承恩所作《西游记》决非现今流行之百二十回小说《西游记》,实是另一部同名的游记类笔记,并由此指出读书治学中文献学意识和文献学素养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武秀成教授强调,青年学生应加强批判性思维和文献学意识。文献学意识包括年代意识、版本意识、溯源意识以及真伪意识。年代意识强调区别文献产生时间早晚,即“以唐证唐,以宋证宋”,如岳飞的《满江红》词到明英宗时才出现,加上其他全面的考察,可推测其应非岳飞本人所作。版本意识即善本意识,版本优劣直接影响文献证据可信度。读文献时还要有溯源意识,要留意“史源”,追溯其源流。例如,对吴承恩是否写作章回小说《西游记》的考察,便是采用文献学溯源方式进行文献分析的案例。文献真伪意识也很重要,因为中国文献积累历时久,流传情形复杂。古书造假有部分造假、全部造假、有意造假、后来误传,需特别留意。前人辨伪成果要充分吸收,更要注意学界辨伪信息。

    武秀成教授还与同学们进行了文献专题讨论,详细分析了五篇学者论文因为缺乏文献学意识而产生的错误,并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武秀成教授是著名文献学家,曾师从著名学者杨明照先生攻读古典文献专业,毕业后在凯发k8官网古典文献研究所工作,后从徐有富教授专攻目录学、校勘学,代表作有《旧唐书辩证》等。目前主持“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之《新唐书》点校本修订、《玉海》整理研究等重要学术项目。(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侯印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