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校园动态

    于秀英副教授解读“索绪尔与中国”

    发布时间:2013-12-05 点击次数: 作者:孙页 朱海丰 来源:新闻中心

    12月3日晚,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副教授于秀英走进仙林校区讲堂,解读索绪尔与中国汉字之间的渊源。

    于秀英老师主要从事法语语言学和语用学方向的研究。在法国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她注意到欧洲新发现并引起广泛关注的“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手稿》,并将整理发表的法语版带回国内。2002年,于秀英老师开始着手翻译,直到2011年方在凯发k8官网出版社出版。在法国孔子学院两年的汉语教学经历和对索绪尔思想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让她有了将索绪尔与中国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想法。在教学中,为了让法国学生更容易记住汉字,她认真钻研了汉字的构成,从音到形,并尝试从语言学的角度审视了这种极具独特性的文字。

    从表面上来看,索绪尔与中国并无直接联系,但于秀英老师以全新视角,用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来观照中国语言文字的发展过程,并藉以考察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未曾中断的原因,发掘其延续千年不断的奥秘所在,以期让更多的人来“明”说中文,并矫正外国学者、学生对于中文的偏见。

    整场讲座中,于秀英副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娓娓道来,并不时通过板书现场解读一些汉字的音与形,为在座的同学打开了语言学的奥秘之门。讲座的最后,她不无动情地说,“期望将来中文能够成为一种普世语言”。(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孙页 朱海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