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校园动态

    历史系胡成教授讲授“现代大学之魂”

    发布时间:2013-11-04 点击次数: 作者:朱海丰,孙页 来源:新闻中心

    10月31日,我校历史系胡成教授在仙林校区为同学们带来了《现代大学之魂》的主题讲座。讲座历时一个半小时,胡教授条理清晰,例证详实地为大家阐述了现代大学形成的全过程以及现代大学之魂的核心内涵。

    “我们该从大学中得到什么?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同样是大学university, college,何以有的那么闻名遐迩、世人趋之若鹜;何以有的被人轻视和忽略,不值得一提?”讲座伊始,胡教授就抛出了问题。他认为,大学不仅有富丽的教室、光鲜的宿舍、美食美景和美色,还应该有自己的灵魂,有能够帮助青年人塑造梦想的精神高度。有灵魂的大学才大师倍出,才能为世人敬仰。

    胡教授解析了现代大学之魂的三个要素:科学精神与人文主义;大师、图书馆和校园;永远的浪漫和典雅。

    胡教授这样定义现代大学:一个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主义的地方。他强调,这里的人文主义是指古希腊的人文主义,这不同于我国传统的人文主义观,更注重认识自己,考虑自身的精神,内心的善恶。正是这种哲学精神的延续,使得现代意义的大学最早出现在西方。

    接下来,胡教授从13世纪大学出现开始,为大家勾画出现代大学的发展历程:13世纪的佛罗伦萨出现了最早的大学雏形,形成了大学的基本精神:学生和教授高度自治,内部团结大学之魂从此出现。15到16世纪,随着理性时代的到来,大学学科由最初的应用性转向人文性,直到19世纪,德国柏林大学将这一趋势推向顶峰。同时,确立了教授高度自治,讲座制度,实验室制度等,奠定了当时德国大学在世界不可撼动的地位。到了20世纪,美国大学的繁荣,除了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之外,还照搬了德国研究型大学的自主、自由的制度。

    说到大师,胡教授认为,一个大学重金招揽大师是必要的,但衡量一个大学的成就,更重要的是看这个大学是否能培养出大师。胡教授借剑桥先后培养出牛顿,拜伦,达尔文的例子,说明真正意义的大学是需要培养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大师的,而不仅仅是投入巨额资金,引进了多少“大师”。

    说到图书馆 ,胡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哈佛大学著名的图书馆韦德纳尔图书馆,这是哈佛藏书最多的主图书馆(综合图书馆),也是哈佛校园里唯一一座以人名命名的建筑,以纪念在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为让他人获得逃生机会而不幸丧生的哈佛学生韦德纳尔。该馆展现哈佛丰富藏书的同时,也彰显了哈佛独特的大学之魂。 说到校园,胡教授以自己的亲身访学经历告诉大家剑桥校园的宁静与自由。他介绍说,剑桥三一学院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东西,包括路灯都还是19世纪的煤气灯。这样做虽然过于保守,但也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校园不受外在喧嚣世界打扰的宁静,这种氛围显得弥足珍贵。

    说到浪漫与典雅,胡教授例举了著名诗人徐志摩与林徽因的例子。认为大学的校园就像徐志摩眼中的康桥,那里有鸟的鸣啼、有松鼠的欢腾、有垂垂飘逸的金柳,更有落日余晖下缓缓走下图书馆台阶的青年男女。读书是有教养人的唯一特权,青年人有梦,学人有梦,大学既是象牙塔,自然也是孕育伟大之梦的地方,或者说是志存高远之人的梦游之乡。我们应当矢志维护这样一座座的象牙塔,在薄如蝉翼的文化层面上,保持科学主义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及发展。

    最后,胡教授与大家分享了他当年访问东京大学时,观看“五月祭”,以及访问哈佛大学时,考试前夜学生们举行primal scream活动的照片和视频。最后总结到“现代大学之魂的两大组成是敬畏与批判,如果一个大学能够容忍这点,就能成就大学之梦。” (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朱海丰 孙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