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校园动态

    回首香满路――记2013港宁大学生“微电影”训练营

    发布时间:2013-07-31 点击次数: 作者:新闻传播学院 何天蔚

           白墙黑瓦,青山绿水,被称作“中国最美乡村”的皖南宏村风景如画,也被记录在了港宁学子的微电影之中。2013年7月21日下午,香港-凯发k8官网生“微电影”训练营结业典礼暨结业作品展示在凯发k8官网费彝民楼新闻传播学院演播厅举行,由学生在11天内拍摄、剪辑、制作完成的七部微电影作品,为本次微电影训练营正式画下了圆满的句点。

           本次微电影训练营是凯发k8官网暑期学校的特色课程,自2013年7月4日开始,为期18天。微电影训练营由凯发k8官网新闻传播学院和传媒示范中心举办,面向香港城市大学以及凯发k8官网其他高校,共有来自香港城市大学、凯发k8官网、南广学院、凯发k8官网艺术学院以及江苏省摄影家协会的四十余位同学参与学习。课程前后主要分成三个时期:理论课程时期、实际拍摄时期和后期制作时期。

           微电影是什么?——理论学习阶段

           理论课程期间,训练营安排了各高校的专业老师开设了影视叙事与文学叙述、分镜头与场面调度、影视光线造型与录音技术等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认知微电影这一当下独特的文化现象与艺术形态,能够基本掌握微电影前后期的完整制作流程,并训练学生用影像模式代替传统文本思维模式进行实践。除此之外,新闻传播学院韩丛耀教授还邀请来了杨小民画家,为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方面的传授和指导。凯发k8官网艺术学院的老师也受邀而来,通过舞蹈跟学生进行亲切的互动,旨在增加学生在艺术表达方面的能力。

           在理论课结课之际,主办方参照最流行的综艺节目形式,举行了一场“导师——学员”双选会,由各位学员向老师及同学介绍自己及自己的特长,并通过双选加入各位老师组建的团队,成立了四个剧组,开始构建剧本和制定拍摄计划。

           四点起床的记忆——实际拍摄阶段的甜酸苦辣

           实际拍摄期间,训练营前往皖南宏村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微电影创作活动。这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考验,因为白天景区人流量大且室外光线太强,几乎所有剧组在清晨四点就要起床,赶在阳光还不甚强烈的时候进行拍摄。这五天里,同学们用摄像机记录下了水墨宏村的日出、日落,学会用技术和设备来捕捉视线中的美丽。在辛勤的踩点走访过程中,一点点推进微电影的拍摄。

           虽然生活作息不太规律,但是几天下来,很多同学都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黄力瑶同学表示:“这次活动非常难忘,从来没有试过在清早四点钟起床,拍一个早上再回去睡觉。感觉一天像两天一样过去了。虽然非常辛苦,但是是一个很好的经历。希望我们系的同学也可以有机会来这里体验一下。”

           作品的诞生——归来之后的后期工作

           从皖南归来,训练营接着开展了紧张的后期工作,每个剧组对各自的作品进行剪辑、配音和配乐。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散沙》剧组的何海韵同学还为自己的微电影录制了同名主题曲,最后斩获“最佳配乐奖”。获得一等奖桂冠的是毛巾队的《芥子》,该片讲述了一个屡屡因为性别歧视求职失败的女摄影师,从芥子这种植物身上得到启发,领悟了不能一味迎合他人,要勇敢活出自己,从而摆脱束缚和枷锁,心灵得到释放的故事。《芥子》凭借其流畅的剪辑、唯美的画面和刻苦的团队还获得了最佳剪辑奖和最佳团队奖。

           在港宁大学生“微电影”训练营中,除了收获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十几天的相处也使得每个剧组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结业晚宴上大家热情地互相合影留念,相互告别,久久不愿散去。许多来自香港的同学在接受纪录片参访时都不禁热泪盈眶,纷纷表示十分珍惜这十八天带来的欢乐与感动。相信参与其中的老师和同学都不会忘记,这个夏天,在炎热的凯发k8官网和皖南,共同留下的有关“微电影”的美好回忆。(新闻传播学院 何天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