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纽约大学提斯克艺术学院(NYC Tisch School of the Arts)教授Lorie Novak应邀来到我校仙林校区外院报告厅为凯发学子做讲座,讲座中每一张照片的闪现,每一个故事的讲述,都给到场的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暗室的氛围下,配合Lorie教授低沉的嗓音,整场讲座很享受,像是我戴着耳机走在一个摄影作品的展览中”,一位生命科学学院的同学对记者说出自己的感受。讲座主要展示了Lorie教授在过去三十年间的摄影作品,涉及文化、政治,以及教授自己的家庭与生活、现在与过去。暗室内照片的展示,辅之以照片背后故事的讲述,使整场讲座浑然天成。
Lorie教授的摄影作品大多巧妙利用光影,配合投影机的使用,使过去与现实叠加,创造出一种奇妙的感受。她会将人物投射在一片自然风光中,让人物来到没有去过的风景之中,使照片更有生命力;她也会将自己的眼睛投射在过去的一张照片中,使得照片中的母亲怀抱着自己。“我认为通过照片要表达的是人对世界的看法,或者人与世界的联系,这样才能使我的照片富有生命力和特殊性。这样的照片比技术上、器材上的优胜更能打动人。”Lorie教授在讲座中这么强调,并解答了许多同学对于摄影中技术与内容孰重孰轻的疑问——“技术很重要,但很多东西不是技术能够企及的,它只是一个工具,更重要的是你需要确定你想要表达什么。”
两个小时的讲座中,Lorie教授一直在叙述一个个的故事,“在回忆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往往想起的不仅仅是一件事,更多的是一个个碎片。”在Lorie教授看来,摄影不是一门关于拍摄技巧的学问,而是照片背后的记忆与故事。“照片能够为我们记录事件,但是,有的时候照片也为我们创造了记忆。比如,我在看自己两岁的照片时没有看到我的一个妹妹,而在五岁的照片时,看到了这个妹妹。那么,我就会记起我有过一个妹妹小我五岁这样一个事实”,Lorie教授很好地用一句话和一个例子告诉了我们摄影与记忆的关系。
在最后的提问中,有同学问及Lorie教授为什么她的照片大多是悲伤的、消极的,她说:“当我关心整个世界的时候,我无法非常开心,只能以一种悲伤的姿态给人们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Lorie教授始终以摄影家、艺术家自居,谨记自己的使命。在她的摄影作品里,充满了眼睛、窗户等元素,她以艺术家的身份向同学们展示着摄影的艺术感。
据悉,Lorie教授设有一个网站(http://lorienovak.net/)用来展示她的作品,以及网友发给她的一些好的照片,每张照片下面都附有这个照片的故事,对此有兴趣的同学们可以自行观赏。(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袁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