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晚,第14期河仁慈善论坛在凯发k8官网仙林校区社会学院举行。著名人口学者、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梁中堂教授作客凯发,为同学们讲述了计划生育的发展历程,以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面明镜,阐述与分析中国整个的社会政治生态。凯发k8官网河仁社会慈善学院副院长陈友华教授主持了该场讲座。
晚上18:30,窗外仍然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似乎有点凉意,但河仁楼118教室内却观者如云,教室坐满了师生,很多同学站着听完全场讲座。
讲座开始,陈友华教授作了简单的开场白。“计划生育在中国当代意味着什么?带来了什么?我们常常缺少系统的理解、认识和思考”,他说到,“计划生育是一面明镜,可以管中规豹,折射出国家施行的改革政策背后所尊崇的价值取向与运行逻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社会究竟是文明还是野蛮,先进还是落后。”
120分钟的讲座,梁中堂教授从生育问题的性质、计划生育的实施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三个角度对中国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阐述。梁教授用生育问题的性质开场,他认为,生育权属于人权,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梁教授对比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以及联合国对于生育问题的认知,并用一系列数据阐述了在社会有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中人类生育率随社会发展与生活水平提高而逐渐下降。他提到了“中国梦”,“许多人认为要脱离贫困,促进发展,必须要减少人口,这样生活才能变得更好。实际上,这是违背人口发展规律的,政府行政强制控制人口,这样的行为是违背历史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规律的。”
梁中堂教授是山西翼城二孩政策的设计师,他明确反对独生子女政策,并在实施独生子女政策指出就提出尖锐的反对意见,是中国式计划生育的最早反思者。通过翼城县与临汾、山西乃至全国的数据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翼城二孩试点后无论在妇女生育率、人口增长率、还是出生性别比上,都要更胜一筹。说到翼城县二孩试点,梁教授这样评价:“宽松的政策没有多生孩子,严谨的政策没有少生孩子。”他也提到:“人口变动尤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离开专家,翼城县试点照样成功,这便是其意义所在。”
梁教授表示,自己很崇拜马克思,他认同马克思的关于人类社会分三个阶段的观点,“我们现在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期”,梁教授如是说,“30年来,我们的确有很大的进步,但和未来相比,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
讲座最后,陈友华教授作了总结,“我们把计划生育当作一面镜子,从中折射出中国各方面所存在的许多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中国梦。我的中国梦是亚马蒂亚·森所描绘的那样:给每个人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并增强每个人自由选择的能力。这是一个理想的目标,我们大家都在为这一个目标去努力。”
(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徐溢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