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校园动态

    台湾女作家胡因梦畅谈人生

    发布时间:2013-05-03 点击次数: 作者: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袁逸青

           2013年5月2日,台湾女作家、翻译家胡因梦女士在我校仙林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以《活着,是为了什么》为题,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阅历心得与生命经验。

           “每个人年轻时都不免追求名利、追求更高的地位,把理想和目标都放在未来,我29岁前也是这样。”胡女士从她的人生经历细数起,娓娓展开人生思考,“29岁前,我拍了40多部电影,纠结于与母亲的对立,也犯下了许多的错误。不过谁的人生不是在不停地犯错呢?”如今已是60岁的胡女士的脸上此时呈现的只有一份淡定与从容,“在这之后,我发现,我29岁的历程都是为了满足父母、社会的需求,而我却觉得这些不是我真正想要的,于是开始向内探寻内心的需求。”

           在叙述自己的思想历程的同时,胡女士以一个个简单的例子诉说着周遭身边的人经常有的困惑。胡女士觉得,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大都受到“无意义”的纠缠和折磨。他们多半是绝望的寻觅者,在他们眼里,生命有如一连串混乱发生的瞬间和事件。对此,胡女士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法,一是提高自我的修为,“转五毒为五智,转烦恼为菩提,不要被自己的念头牵着鼻子走,而要掉转头研究自己,认识自己,与自己百分百地谈话”;二是让自己进入一个更为精密的状态,以轻柔的方式解决问题,不暴力,把自己的内在变得更为成熟。

           对于严肃的生命课题,胡女士用自己的幽默风趣和一个个比喻述说,使同学们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在我向内心探求的时候,我发现我所有追寻的东西都比不上自己对‘解脱’的追寻……于是,我寻遍了各路宗教与信仰,从国内的佛教、道教,到国外的一些信仰。那个时候,我甚至有很多法号,可以说‘法号满天飞’”。在讲述如何让自己进入更为精密的状态时,胡女士用吃饭打了个比方,“当你想着‘我要赶紧把这碗饭吃完’时,你就会以一种暴力的状态把饭吃完,而不是一种轻柔的状态。”

           讲座的最后,在回答同学们提问的同时,胡女士也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视野给出了不少建议。(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袁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