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四月,凯发k8官网历史学系党委为各专业新近入党的同学举办了一次党日活动,主要内容为参观句容市“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和“新四军纪念馆”。
在参观“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时,刚进入正门广场,同学们就听到了伴随着炮声响起的号角声,相传一位在战场上牺牲的小号手,英灵不肯离去,每当鞭炮炸响,他便仿佛听到了战斗的枪声而奋力地吹响军号;其实,这是由于共鸣效应引起的,但还是把大家带入了血雨纷飞的战争年代。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缓缓迈上几十米高的台阶,瞻仰了顶上的纪念碑。在道路的两旁,竖立着新四军领导人的诗词精选,例如,陈毅所写的“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等。这些诗词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们胸中涌动着的牺牲自己以强国利民的“中国梦”。
新四军纪念馆建于1985年9月,1998年又进行了现代化的翻修,该馆展出各种珍贵文物和历史资料二千多件,用声、光、电、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再现了当年新四军与苏南人民浴血奋战的悲壮场面。同学们看着图文并茂的展览,深深感觉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战斗中的无私、无畏,以及人民群众在抗战中表现出的伟大的爱国热情——年仅16岁的溧阳人张炳生在民族存亡的关头加入了新四军,并为我军的通讯联络做了很大的贡献;又如,句容南乡开明绅士王诚龙在陈毅等新四军领导人的说服下,开仓供应军粮,冒死搜集、传递情报,还为新四军保管文件和物资,为国捐躯而在所不惜。
参观结束后,新党员们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认为,刚刚纪念的这些仁人志士,本有着优越的生活,却甘愿清贫加入新四军的队伍;本有着锦绣的前途,却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持枪走上抗日的战场,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流血牺牲,这一切都源于当时他们心中的“中国梦”——驱逐日本侵略者,建设一个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新中国——而这与共产主义理想的阶段目标完全契合,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近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老一辈革命家完成了民族独立的任务,而现在已进入改革开放,建设富强中国的新时代,作为共产党员,更应以身作则,投身时代洪流,为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侯印国 郝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