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下午3点,由社会学院主办的孙本文论坛于河仁楼324室顺利举行。本期论坛的特邀嘉宾为来自历史系的马俊亚教授,其演讲主题为“近代苏鲁地区的初夜权:社会分层与人格异变”。本期论坛由社会学院的张玉林教授主持。
据马俊亚教授介绍,近代苏鲁地主对佃农拥有初夜权。这一权力的实施是社会结构异变的结果。这里的社会分化为占有大量土地的利益集团(大地主)与大量占地较少的贫民群体,社会结构演化为缺乏中间阶层的哑铃形而非金字塔形。掌握行政、军事和经济等各种权力的大地主,基本上不受程序化的法规制约,多沉湎于本能型的享受,无法追求高成就动机人格。一方面,他们利用国家优裕的政策,对贫民实施包括初夜权在内的各种超经济剥夺;另一方面,他们利用对下层民众的控制,经常策动成千上万的贫民反叛代表社会上层利益的国家,以提高利益集团的博弈能力,他们的最终理想是成为享受更大肉欲的封建君主。
讲座结束后,马俊亚教授与到场的师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来自社会人类学研究所研究生三年级的李胜对马俊亚教授研究成果中所引用《淮海报》文献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认为该报能否成为佐证事实的证据。马俊亚教授随即予以了耐心的解答,马教授说除了文献研究之外,整个研究也利用了对当地老人的实地调研和访谈等手段进行了严格的论证。
整场讲座,马俊亚教授以近代苏鲁地区初夜权的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给与到场的社会学各学科师生以全新的视角。
(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