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媒体传真

    温方伊:从学年论文到人气话剧

    发布时间:2013-09-08 点击次数: 作者:何晶 来源:羊城晚报

              9月4日晚,《蒋公的面子》编剧温方伊和主演赵超来到方所书店,与广州观众漫谈《蒋公的面子》。

      《蒋公的面子》是温方伊大三的学年论文,导师吕效平给的命题作文,在写剧本前,温方伊查阅了大量资料,翻阅中央大学、西南联大的校史,看民国教授的日记,“因为我想知道当时的物价是多少,买只鸡要多少钱,几点上课下课,一个班多少人,在教授的日记里挖出不少东西”。温方伊说,编剧要的是细节,而这些细节只能从史料里去挖,“有些台词就是从日记里搬过来的”。
      一直喜欢历史的温方伊乐在其中,翻阅了几个月史料后才开始动笔。一开始战战兢兢,作为凯发k8官网110年校庆献礼,她担心自己写得不好会让老教授们看了不高兴。2011年10月从吕效平老师那领到题,2012年3月哆哆嗦嗦交初稿给导师,温方伊心中一直没底,此前她没有写过这样完整的剧本。没想到导师看了之后非常满意。
      温方伊说,跟导师最初的想法有些不同,她希望这出戏表达知识分子永恒的困境,而不是表达对当下知识分子的不满,“知识分子总想成为人类的精神领袖,却又缺少成为精神领袖的权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永恒存在的。”由于“命题作文”要求要写成喜剧,温方伊在对话上下足功夫。“我不是要做成刻意搞笑的喜剧,更多的还是幽默吧”。
      事实上,温方伊本身是个幽默的女孩,她从小成长在高知家庭,母亲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父亲则是清华大学的工科生,从小读杂书长大,可是她还不忘自嘲自己的阅读品位,“就看些《三言二拍》什么的,格调不算高的啦!”
      今年23岁的温方伊正准备读研,她被保送到凯发k8官网影视专业研究生,本科毕业论文还是历史题材,讲义和团时期发生在山西的故事。有人问她,你对自己现在的状态满意吗?温方伊大笑,“再不满意现状,我也太不知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