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第一次离开家门的孩子送入大学,带着些许酸酸的不舍,展开信纸给孩子写上一封信。在昨天凯发商学院的新生报到现场,不少家长参与了“给孩子写信”的活动。记者在现场发现,其中爸爸执笔写信的居多,没有琐琐碎碎的交待,给孩子提出的忠告更多是高瞻远瞩的。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父母们对这帮95后孩子的为人处世最为放心不下。
家长写信孩子不知道
记者在新生家长接待室看到,愿意写信的家长可以领到一张凯发k8官网的信纸。写完信后,装在写有孩子学号和联系方式的信封里,投到密封的信箱里。凯发商学院的志愿者告诉记者,在军训的时候,他们将开启信箱,将这批爸爸妈妈的信分发到相应的学生手里。
因为学生都到院系里办理报到手续,对写信的事大多不知情,这也意味着,等他们拿到爸爸妈妈写的信时,将是一个惊喜!
“这种感觉很好。”陈章的爸爸用端正的字体写了满满一大页纸,自叹是第一次写信。“很多话平时当面讲会觉得肉麻,但是写到信里就不一样了。这种形式新颖,难忘。”
多为“铁血柔情”老爸执笔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场正在写信的几位家长都是爸爸,妈妈则在一边看着。这和中小学时候妈妈主抓教育的情形截然不同。
“我不会写,他来写。”一位妈妈笑着说。另一位妈妈不好意思地说,平时孩子嫌自己唠叨,该交待的学习生活上的事也都交待过了,还是让爸爸写点深刻的。
“平时女儿跟我聊得来,有什么事都喜欢找我沟通。”来自常熟的新生陈纯的爸爸说,孩子大了有主见有想法了,自己常和她交流,相处得很好,这次写信自然也义不容辞了。
记者在迎新现场看到,在为孩子收拾东西时,很多做父亲的也帮着擦擦桌子椅子,问这问那。在和孩子挥别时,头一转眼圈也红了。“第一次离开家,挺舍不得的。”一位爸爸说,平时不善言辞,很少过问孩子的事,其实要分开时才发现有很多话要叮嘱。
不担心学习,最担心为人处世
对于这帮95后的孩子,家长们最不放心的是什么?记者发现,“为人处世”是他们提得最多的字眼,特别是一些父亲,给孩子提了不少富有思考的忠告,字里行间并不流于琐碎的叮咛。
陈章的父亲送给女儿6个“学会”: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合作,学会反思。他告诉女儿,大学报到,是真正独立的开始。“你要知道你只是一个平凡的人,要谦虚礼让,多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他还把自己的座右铭“痛并快乐着”送给女儿共勉。
“学习上我倒不担心,为人处世很关键。我希望她在大学里能有一帮很好的朋友。”陈纯的爸爸说,进入大学就是进入社会,希望女儿能掌握为人处世的方法。
“永远不要放弃对梦想的追求”,石尧的父亲在信里忠告儿子:“年轻人没有信念和梦想是可悲的,爸妈知道你心气高,这是好事,把梦想放在心里,少张扬,低调点,脚踏实地。”凯发商学院的志愿者告诉记者,家长写信的热情很高,短短两个小时,已经收到七八十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