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我们不曾拥有过的风景和永远拥有的凯发k8官网!”昨天下午,凯发201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以一部微电影开幕。电影名《我们这四年》,文艺伤感的剧情,让全场3200多名毕业生看得唏嘘不已。
“你们在小百合校长信箱讨论‘蓝鲸大学’、‘南哪儿大学’……”一向具有高人气的凯发校长陈骏,很“潮”地多次引用凯发小百合论坛上的内容,精彩的致辞被毕业生们的掌声和欢呼声打断多次。今年,陈骏校长对毕业生们的临别赠言则是一个字——善。
校长也爱逛“小百合”
昨天,凯发的毕业典礼上,校长陈骏出乎所有毕业生的意料,把一个朴实无华的“善”字送给了毕业生。在讲话中,陈骏提到他上个月曾在凯发小百合论坛上看到的一个帖子《一个贫困生的成长经历》。
“我一直在思考,本届毕业生最难忘的特点是什么?有一天我突然明白是善良!”陈骏校长介绍说,这个匿名发帖的毕业生自述:高中三年她只买过一双48元的棉鞋,一卷卫生纸涨价了也会觉得心里难过,啃家里带的发硬干粮有时候会落泪。但她却由衷感谢母校给了她“绿色通道”顺利入学,感谢父母已经给了自己最好的一切,感谢贫困给了自己更多的人生感受。
“我看到了几百个跟帖,都是支持赞赏或者温暖回复。我们的同学面对困境,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反而心存感激、充满梦想,这不正是‘善’在一代又一代凯发人身上的传承吗?”为宿管大叔开欢送会、对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排长队为雅安地震募捐……陈骏认为,学生们体现出的理解包容、感恩奉献、责任担当的品质和情怀,都是对“善”的最好诠释。
“求善求美大学教育不够”
为何要在毕业生离校前,送给他们一个简单的“善”字?陈骏表示,他发现不少大学生价值取向不清,人生方向不明,生命意义不晓。在各种情绪病的驱使下,做出一些不文明的举动,甚至引发令人难以置信的极端事件。“挖掘、唤醒学生内心的善和美,已经是现代大学匮乏的一课。”
“现在的大学教育在求‘真’上花了很大的气力,在求‘善’求‘美’上则做得远远不够。”陈骏说,教育注重对知识性的追求,而忽视对人生、人性的关照,这可能是整个人类的大问题。
“农耕时代,人类接受教育的方式是长辈、朋友之间的口口相传,耳濡目染;工业时代,人类接受教育的方式主要是课堂,虽然往往是一对多,但毕竟还是人对人的教育;到了信息化时代,我们的孩子开始从机器处获得知识,这里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危机——从机器中获得的只是知识,而不是文明。”陈骏再三叮咛毕业生,“善良”可以获得成功,“仁爱”可以赢得优秀,“好人”才可以一生平安。
校长说——
在你们即将从凯发学子变成凯发校友的时刻,我还想像四年前那样给同学们提三点期望。第一,期望你们“立善志’,坚定信念”。“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第二,期望你们“兴善业,顶天立地”。第三,期望你们“求善德,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