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媒体传真

    院士专家支招扬州发展

    发布时间:2013-04-17 点击次数: 作者:记者 邹平 来源:扬州日报

     

     

     

     

     

     

     

        编者按

        又是烟花三月时,中家、客商陆续云集扬州,共谋发展大计,寻求合作共赢。昨天,参加“院士专家扬州行”的嘉宾纷纷抵扬。他们带来了哪些科研成果?对扬州的发展有哪些建议?本报记者采访了部分院士,倾听他们的声音。

        乐为扬州石化产业作研究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凯发k8官网教委会副主任陈洪渊

        “此次来扬,就是想多看看扬州化工、生物制药等产业的发展情况,希望能在产学研上找到恰当的合作点。”陈洪渊昨天表示。

        “扬州环境优美,骨子里有创新基因,很适合发展创新产业。”陈洪渊说,当前,大多数传统产业都在谋求转型,扬州应该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在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浪潮中找到更多、更大的发展机会。“石化是扬州的支柱产业,也是基础性产业。”陈洪渊说,随着国家对化工产业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化工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如何用新技术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是每个城市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他建议,扬州应围绕石化产业成立专业研究院,联合相关院士专家和企业技术骨干,有针对性地就一些关键技术展开联合攻关,为产业发展提供前沿技术支撑。“我非常乐意参与进来,为扬州的产业发展作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记者 肖平

        助扬企“锁定”放疗射线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凯发k8官网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达

        陈达是“院士专家扬州行”的老朋友了,此次他来到扬州是帮助扬州一家医疗器械企业攻克肿瘤放射治疗仪相关技术难题。

        “扬州的这家企业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但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陈达介绍说,肿瘤放射治疗仪领域已被西门子、瓦里安、伊柯达三大巨头垄断,扬州企业要想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难度不小,但同时作为也很大。

        为打破这一垄断,国内的医疗器械企业展开了艰难的技术攻关。“肿瘤放射治疗仪最难解决的是定位问题。”他说,只有射线不偏不倚照射病变部位才有效,稍微偏一点,不但癌细胞没有被杀死,反而有可能破坏正常的细胞。

        “我这次来,就是帮他们解决定位问题。”陈达说,“我希望能通过我和团队的努力,给患者带来福音,同时也帮助扬州医疗器械产业早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记者 邹平

        加强与扬州管材企业合作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石油工程管技术研究所所长李鹤林

        “扬州变化之大令人惊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李鹤林就来过扬州,如今已到访扬州五六次了。“近几年,扬州经济发展迅速,新建了许多高新技术开发区,一大批知名企业都来到扬州投资发展,这足以说明扬州的吸引力。”

        “无论城市和产业怎么变化,古城之美却永久不变!”李鹤林表示,扬州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依然很好地保持了生态环境,这充分说明扬州政府眼光长远,生动践行了科学发展观。

        作为石油管材工程方面的专家,李鹤林早年便在我市通宇钢管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工作站。如今通宇在我国工业管道特别是中石油天然气管道配套工程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李鹤林坦言,今后他将进一步加强与扬州石油管材企业的合作,将更先进、更前端的石油管材技术带到扬州,推动扬州石化和新材料产业发展。            记者 肖平

        名城建设要广纳人才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凯发学教授缪昌文

        “这几年,扬州的变化实在太大了!”一到扬州,缪昌文就心生感慨,他每次到扬州,都会有新惊喜。

        城市建设是缪昌文的擅长领域,所以每到一座城市,他总喜欢以专业的眼光审视一番。“扬州的城市建设很别致,现代城建风格融入了古代文化元素,时尚而不失典雅。扬州十分注重生态建设,这一点非常值得其他城市学习。”

        “每个好的建筑作品,背后必然有一群优秀的设计和建筑人才。”缪昌文认为,城市建设不仅在于建筑,更在于人才,城市工程建设与人才引进要相辅相成。他建议,扬州可以大胆尝试在交通便利的城区打造人才租赁房,以吸引年轻人才涌入,共同参与名城建设。

        缪昌文指出,可以尝试把城区的老旧屋舍腾出来,进行翻新改造,为更多年轻人才提供价格实惠、交通便利的住所,这对人才引进以及名城建设将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