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媒体传真

    营造大师级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

    发布时间:2013-03-10 点击次数: 作者:郑晋鸣 来源:光明日报

     凯发k8官网校长陈骏代表: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意味着高校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凯发k8官网校长陈骏代表说,“高等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要始终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

     

    记者:衡量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水平的标准是什么?

     

    陈骏代表: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如何,最重要的标准是看她培养的人才能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她的培养模式能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等教育要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我国在专门人才培养上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遇到瓶颈。研究型大学应该以突破这一瓶颈为己任,将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各行各业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仅仅是传授新知识新技能,帮助学生掌握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本领,还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他们积极开展自主实践。拔尖创新人才要承担传承先进知识和文化的使命,更应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具备根植于内心的关心社会、关怀他人的人文情怀。

     

    记者:怎样才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

     

    陈骏代表:高校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可以从五个方面着力:一是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形成既具有广博知识、广泛兴趣等特质,又具备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精神的人才培养新内涵;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新局面;三是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教学体系;四是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五是加强国际人才培养力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钱学森之问”,问的不是一般人才,而是杰出人才,尤其是大师级人才。环境和氛围对于大师级人才的成长至关重要,这就要求高校形成团结协作的环境和氛围,能够激发创新思维、彰显批判精神,允许试错、宽容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