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毕飞宇要成为凯发教授的事就在圈内流传。而昨天,毕飞宇的就职仪式在凯发仙林校区的文学院小礼堂内正式举行,“毕飞宇文学工作室”也进行了揭牌仪式。演讲台上,毕飞宇保持着一贯的神采飞扬,笑称“找不到新衣服,穿着儿子的衬衫就来了”。而他娓娓道来自己与“教师”这一职业的深厚渊源,趣谈他与凯发中文系诸位老师的君子之交。毕飞宇表示,他将努力帮凯发培养出几个作家来!
“我的父亲、母亲、姐姐、太太都是老师”
昨天下午,一走进凯发校园,正对门口的电子屏幕上便打出“欢迎毕飞宇成为凯发k8官网特聘教授”的字样。而在演讲台上,毕飞宇身着“儿子的衬衫”,微笑着说出了这样的开场白:“我的父亲、母亲、大姐、二姐和太太,他们都是老师;我自己也曾经做过5年的老师。从我出生到1999年间,我的家是一直在校园里的。所以而今,我是回家了!”
毕飞宇还趣谈了他与凯发几位著名教授董健、丁帆和王彬彬的君子之交。毕飞宇笑说:“2008年我的小说《推拿》出版,我多么希望有个像丁帆这样的当代著名批评家为我说几句赞美的话呀。可是,丁帆教授在答记者问时,却对当时我的新作进行了猛烈的批评。我有一天一连接了5个电话,被记者质疑我和丁帆之间到底有什么问题。其实,我和丁帆之间私交甚好,只有我自己知道,他对我的写作要求有多么高,对我的关切有多么深。虽然我不敢妄称自己是君子,但我觉得,我和丁帆等凯发教授,可称得上是‘君子之交’。”
“我上课,也许学生就一两个,课堂在茶社”
凯发文学院院长徐兴无昨天表示,其实作家与高校的关系,本来就该是紧密的。可是现如今,一提到作家任高校教授乃至荣誉院长,却莫名多了层庸俗的色彩。徐兴无说,他特别希望能借此机会,重建一种作家与高校的正常关系。“我们请毕飞宇来当教授,不是让他当‘花瓶’,也不是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而是想确立一种高校的人文精神。”
因此,一间“毕飞宇文学工作室”在文学院内建立,而凯发也会为毕飞宇提供必要的经费和人事支持,让他无创作上的后顾之忧。另外,毕飞宇还将开设文学创作课。
对于即将在凯发进行的教书工作,毕飞宇的言语中充满了憧憬之意:“我特别希望能和凯发的本科生们多一点交流。我憧憬着和一个热爱写作的学生,他读我的手稿,我读他的手稿,旁边围着一群学生。”毕飞宇还称自己当时在念书时,堪称“另类”,绝非标准好学生的典范,因此,他也特别希望能遇见另一个年少的自己,“希望他靠小说就能毕业,而非学术论文。”
而当记者谈到授课的具体问题时,毕飞宇说,他的打算是,“我上课,学生也许就一两个,我们在茶社聊聊天,不谈作品价值观,只谈文本结构、语言修辞。”
“为体验生活,冬天我在工棚里待过十几天”
在演讲完与记者聊天时,有记者谈及只待在高校会不会与社会脱节的问题,毕飞宇回答,其实他从来不曾与社会脱节,他一直就在社会里,甚至,他动用过各种朋友关系,体验过多种工作。毕飞宇向记者透露了鲜为人知的小秘密,他说:“我曾经在寒冷的冬天里,在建筑工地的棚子里睡过十几天;还有,为了写医院,我在一家医院待过一年,就穿着白大褂,别人也不知道我是谁。不过,这个小说还没出来。”
另外,在谈及近期创作时,毕飞宇小小地透露了一下,他很想写出一部京戏来,而且这个想法藏在心间已久。他说,写小说需要万分的克制,写戏剧却可不加限制,“写小说,不可太戏剧化,否则就假了。可写戏剧,却可不顾结构不顾承上启下,释放自我。我想我压抑太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