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媒体传真

    他最早研究“原子团簇”促进了纳米技术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1-12-10 点击次数: 作者:刘作楣 张琳 来源:扬子晚报

         

    王广厚 72岁 凯发k8官网物理学院教授

          王广厚教授是国内最早开展原子团簇物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的科学家。他在国内率先翻译了“团簇”范畴,被学术界认可。

          原子团簇的发现、研究和发展,为制造新型量子器件和纳米材料开辟了新途径。王广厚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以“原子团簇和团簇组装的尺寸效应和奇特物性”为题,获得了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科学研究就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把自己的事情做扎实,人家才能相信你,你才能在国际学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王广厚说。

    王广厚教授近照。

    2000元起家打造实验室

          20世纪80年代,王广厚教授对当时国际最前沿的团簇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0年6月,作为第一批公派出国的访问学者,王广厚教授当时怀揣两美元零花钱,经巴黎转机来到了美国纽约。

          两年后,王广厚教授怀着报效祖国的理想回到凯发k8官网。他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将国外学到的所有新知识、新技术用于国内的科学研究,并最大化地实现科研成果。为了写书,他每晚八点开始坐在写字台前,一直写到凌晨两点,第二天按时起来上课,做实验,每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年复一年,始终如一。1982年他刚回国的时候,一无所有。20世纪80年代后期,王广厚教授开始着手研究自己的设备。当时他面对无资产、无实验室,无设备的“三无”状况,就找了三四个学生,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自己动手做设备。在只有10平方米的房间中,隔间办公室做实验室。王广厚教授说,他是“两千元起家”,当时他花了1800元从五十五所买来了一台人家不用的旧设备,自己试着做。1987年他终于获得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5万元经费,王广厚和他的课题组凭着持之以恒的劲头,自主研发成功了三代团簇实验设备。

          为了研制设备,王广厚教授和他的学生经常到中科院沈阳科仪厂与技术人员和工人一起研究改进实验设备。他们在工厂慢慢摸索,将理论设计和实际加工结合起来。“当时的条件真是非常艰难,但是我们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做出来了。”从1992年到2006年,王广厚带领课题组成功地研制了三代团簇实验装置,并申请了十多项专利。

    “允许犯错误,不允许造假”

          热爱科学,追求真理,是王广厚教授最推崇的一句话。1994年,王广厚等自主研制的第一台实验装置出来后,他打算申请专利,但是一查发现法国已经申请了相关专利,因此只能就此作罢。但他们再接再厉,几年后就自主研发出了第二代技术含量更高的团簇实验设备。德国人看到这一设备后大为惊叹,“这种设备在德国造价至少需要50万英镑,中国人只花了110万人民币就造出来了。”

          实事求是,诚信做人,也是王广厚对学生的要求。“我对学生很和蔼,但是要求很严格”。王广厚一旦发现学生的论文引用别人的东西较多,就会打回去要求其重写。“我要求学生在论文中将自己的核心观点写清楚就可以了,过多引用别人的东西添油加醋写到自己的论文里是不行的。”科学研究就要严谨。“允许犯错误,不允许造假”,这就是王广厚的原则。

    培养了45名研究生,其中有32位博士

          “科学研究和产品不同,一定要研究新的东西,没有现成的可以照抄照搬”,王广厚教授成功的秘诀就是不断创新。王广厚教授在科研创新的同时培养出研究生共45人,其中博士32位,“我的学生大多数都是通过实验室成长起来的,动手能力很强”,王广厚教授颇为自豪。他的学生也与他一样,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由于是自己研发的设备,他的学生能在实验室自行拆装仪器,这比使用现成的设备虽然要慢一点,难度也大一些,但学生能掌握设备原理,基础更加扎实,是一种培养人的好办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说起创新,王广厚认为,要创新首先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学成之后不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要想办法超越。创新就是要自己做有特色的工作,必须自主研发,这样难度很大,因此,必须要有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他说,要创新,就不能浮躁,不能急功近利。科研是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和积累才能出成绩的,浮躁只会导致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