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媒体传真

    20多年如一日解密“原子团簇”

    发布时间:2011-12-10 点击次数: 作者:刘作楣 谈洁 来源:凯发k8官网日报

           “原子团簇” 是由几个乃至上万个原子或分子通过一定的物理或化学结合力组成的相对稳定的聚集体,一般来说,是比纳米还要小的物质。其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凯发k8官网王广厚教授是国内最早开展原子团簇物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的科学家。他在国内率先翻译了“团簇”范畴,被学术界认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王广厚说,只有对所研究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一心一意地去学习、思考和创新,才能在科研之路上孜孜不倦地追求和探索。20世纪80年代,王广厚对当时国际最前沿的团簇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0年6月,作为第一批公派出国的访问学者,王广厚怀揣2美元零花钱,经巴黎转机来到了美国纽约,学习当时最先进的技术。

          两年后,王广厚怀着报效祖国的理想回到凯发k8官网。他计划用5年时间将国外学到的所有新知识、新技术用于国内的科学研究,并最大化地实现科研成果价值。他夜以继日地工作。“我除了睡觉,时间都花在办公室、实验室。”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使他对“三点一线”的生活丝毫不觉枯燥。为了写书,他每天晚上8点开始坐在写字台前,一直写到次日凌晨两点,第二天按时起来上课,做实验,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年复一年,始终坚持。“如果没有兴趣,是不可能做到的。”王广厚说。

          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他在团簇领域发现了多种奇特物性和新效应,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王广厚作为第一完成人,以“原子团簇和团簇组装的尺寸效应和奇特物性”为题的研究,获得了当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于今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