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媒体传真

    一个支教老师的眼泪

    发布时间:2011-10-20 点击次数: 作者:本报记者 孙 磊 来源:周末

            对侯印国来说,支教并不是一件陌生的事。
      “从大一到大三,我的暑期社会实践都是支教。”侯印国说。
      侯印国是甘肃人,家乡也属于贫困地区,2007年考入凯发k8官网中文系。
      今年7月,经过层层筛选,侯印国和另外18名同学一起最终成为凯发k8官网第13批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远赴云南和宁夏。
      侯印国被分配到宁夏南部的隆德县,在第四中学支教。“这是刚组建的一个中学,学生大多来自贫困乡村。”
      虽然有过在贫困地区支教的经历,但侯印国还是被这里的艰苦条件所震惊。
      “我们两个支教的老师也住在学生宿舍,只是相对独立,条件确实很差,房内不通水电,用水的话要去几百米外的一个公用水龙头打水。”
      “刚到学校的那个晚上,我想去宿舍和学生聊一聊,套套近乎,一进去,不到十米方的宿舍里挤了十个学生,他们正在吃晚饭,每个人都捧着一个黑乎乎的大饼在吃。他们的脸色看上去都很差,看得人心酸。”
      据侯印国介绍,学校里有食堂,伙食费用也不高,一餐只需要一两块钱,但这些孩子还是吃不起,都是从家中自带干粮。
      “后来家访的时候,才知道这些孩子家里究竟有多穷。”
      侯印国去过一个姓蒙的学生家中家访,这个孩子有4个兄弟姐妹,父母外出不知所踪,5兄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一家7口人就住在一个20平米不到的土坯房里,除了两个木头桌子,家里没有任何家俱。他们那个村平均家庭年收入还不到一百元。”
      通过聊天,侯印国才知道,本来这个孩子已经缀学了,但当地对贫困家庭减免了学费,他才得以重新回到学校。
      “他已经17岁了,才上初一,我只比他大5岁,但已经大学毕业了。”
      另一次家访则让侯印国不禁落泪。
      “那个学生住得很偏远,我们坐车一个小时,下车步行三个小时,才到他家。”侯印国说,“很远就看到那个学生牵着一头牛在地里,他长得很瘦小,只有牛的一半高,几乎是用劲力气在牵着牛走,他的奶奶满头白发,跟在牛的后面。”
      侯印国和另一个老师赶紧走上前,帮祖孙俩耕地。
      “老奶奶听说我们是老师,还执意不肯。那天,我真的哭了。”
      现在,侯印国在学校的支持下,开展了一项爱心助学计划。
      “我们的计划是一对一资助,每年450元一个学生,我们将会分9个月分期发给学生本人。第一批120人的资助都已经落实,资助款正在陆续打过来。第二批我们预计是资助60名学生。”
      “希望有能力的爱心人士能够帮助这些孩子,他们的生活真的太苦了。”侯印国说。
      (愿意资助的爱心人士可拨打侯印国的电话:1537966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