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特别的庚子新年,在这个意外延长的寒假里,导师们原来打算怎么过?在“不乱跑、不添乱、待家里就是做贡献”的此时此刻,导师们又在想什么,他们想和你们说什么?
法国著名文学家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校外国语学院教授亲爱的同学们:
由于一种新疾病的出现,中国正在经历磨难,生活在非常艰难的困境中。这种疾病给中国和世界各地造成许多痛苦。我想在此向大家表达最深切的慰问,并希望你们很快跨过难关,恢复学业。祝同学们学有大成!
全世界人民都钦佩中国为抵御和战胜这种危险所展现出的精神和效率,以及每一位中国公民为克服这种疾病的传播所做的贡献。当所有民族都被同样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这一刻将被铭记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上,成为勇气和理智的典范。
很遗憾,我不得不推迟这个春季学期的课程。期待在美丽的秋天恢复我的教学工作。这学期我将与五位高研院驻院生保持联系,与他们就比较文学和神话进行交流。待我下次回凯发时,我们还会就这个专题进一步深入研讨。
我在这里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关切和希望,祝大家在这艰难的时刻一切顺利!
勒克莱奇奥
2020.2.19
博士生导师、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历史学院朱锋教授如是说——
同学们:当前我国举国上下都处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阻击战中。打赢这场阻击战不仅需要中国人的共同努力和艰苦付出,更需要中国与国际社会一起加强合作、共同应对。今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病人已经扩散到了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之外也出现了3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死亡案例。刚刚结束的国际卫生组织召开的新型冠状病毒专家会议也发出警告,该病毒不排除出现全球性传染威胁的可能性。此次此刻,中国正和世界站在一起,中国人和世界各国人民站在一起,共同防御、控制和阻击这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世界的危害。
同学们,我们的假期延长了,“停课不停学”正让凯发的师生对教学和学习进入新的体验期和探索期。当前还在延续的抗击疫情的斗争本身就是我们共同学习的课堂。从培养我们的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的角度出发,老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建议:
1. 近现代以来,人类遭遇过几次重大的病毒侵害。历史上人类遭遇过的重大病毒侵害是如何终结的;2. 历史上人类所遭遇的病毒侵害,如何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的;3. 冷战结束以来,全球化的兴起让人类的交往更加密切和频繁。全球化的大背景,应该如何激发抗击病毒危害的国际合作?4.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传染,和以前的非典、中东呼吸症(MERS)、非洲的埃博拉病毒和2009年的美国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以究竟有何不同?国际社会需要吸取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最后一个问题,抗击国际病毒侵害、加强国际合作,在充满利益竞争的世界究竟如何实现?
总之,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看到世界各国和人民对中国的理解和捐赠,更需要看到是,这是一场中国和世界携手共同捍卫人类健康安全与生命尊严的伟大斗争。让我们共同观察、分析、学习吧!
朱锋
2020.2.15
博士生导师、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李向东如是说——
新年伊始,首先祝同学们健康平安、好运连连。
对不同的人来说,舒适区含义是不一样的。在这段日子里,由于疫情形势严峻,学校推迟开学,师生无法入校,只能在家里学习和工作。有些同学失去了老师的督促和校园制度的规范,过上舒适而不自律的生活。更多的同学离开了熟悉的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没有老师面对面的答疑和同学间的讨论,觉得孤立无援,焦虑不安。
或许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线上学习和授课将是常态。这对很多同学和老师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它强制性地要求我们放弃以往的教学模式,体验新的知识传递方式。对同学来说,面对众多的优质资源,可以从容挑选心仪已久的精品课程;对老师来说,改变习以为常的课堂板书和课间答疑,在短短几天内学会视频制作和网络交流,也未尝不是人生中的一次小小的成功。
李向东
博士生导师、凯发k8官网文学院苗怀明教授如是说——
大家好!
猝不及防、迅猛发展的疫情也给我们上了一课,也是铭记终生的一课,过去很多在书中才能看到的东西一下成为切身的感受和体验。它也促使我们思考关于社会、人生、自然、生命等诸多问题,不管是教训还是痛苦,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我们不仅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也是这段历史的书写者。
苗怀明
2020.2.10
博士生导师、政府管理学院李里峰教授如是说——
亲爱的同学们:
谁也没有想到,2020年会以这样的方式开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尚未明朗的时候,我带着孩子回到了湖北老家。很快各地就开始封城封路,我们被困在鄂西北的山区小镇,不知何时才能返回凯发k8官网、返回学校。相信很多同学都有和我相似的处境和经历。面对这“史上最长假期”,大家难免感到无聊、焦虑、恐慌或不知所措。我们该如何面对疫情,如何度过这段艰难时光?
当务之急是平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传染性强,杀伤力大,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关心疫情,了解常识,听从专家建议,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减少感染病毒的风险,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平安。每个人都是家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一员,只有你和家人都平安、健康,你的家庭才是完整的。上班时间延期了,开学时间可能也要延期,我最期盼的是,疫情缓解的时候,每一位同学都能身心健康地返回学校,重新步入大学生活轨道。
平安之余须反思。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有科学、理性的精神,不仅要鉴别、判断和疫情本身相关的各种说法,也应学会分析导致疫情发生、扩散的制度因素和社会因素。信谣传谣、跟风抢购当然不是科学的态度,盲目乐观、心灵鸡汤更是理智和德性的麻醉剂。疫情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也是一块试金石。宅在家里,希望同学们多观察、多阅读、多思考。人类与自然怎样和谐相处、国家与社会如何共生共赢……都是这场疫情要求我们回答的问题。大家也不妨重温加缪的《鼠疫》或雅斯贝尔斯的《罪责》,透过灾难去反思制度、反思人性、反思道德。
反思之后有担当。尽管半个月来疫情凶猛,令人欣慰的是,凯发k8官网的师生们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表现了挺身而出、勇于担当的精神。武汉封城的第二天,凯发k8官网的本科生就在网上发起了国内第一批高校、学生、民间自发形成的捐助团体,组织了志愿者团队;随后又在校友总会的支持下,发起“众志成城、心系武汉”专项捐助活动。期望同学们继续发扬凯发人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为抗击疫情、共渡难关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病毒无情人有情,平安反思有担当。作为你们的老师和朋友,略赘数语以共勉。
期待你们平安归来!
李里峰
2020.2.4
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沈树忠教授如是说——
同学们:
新年好!
在这样一个非常的时期,我们首先要充分相信政府一定会克服各种困难,带领大家度过难关。
我也听说,有的同学可能觉得,假期延长了,“宅在家里”,不知如何安排。对我来说,还真的没有假期延长了多少的概念,因为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天天一清早就起床写文章、读文献,每一天都忙得不可开交。我想,其实你们应该也是一样的,如果静下来想一想,要做的事太多了,时间是不够用的。我听说网上这么讲——“宅在家里就是为国做贡献“,我觉得更准确的讲法应该是:这段时间,每个人听从科学抗疫的指导和指挥,减少流动、待在家里,同时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用好在家的每一分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都是为国家的今天和未来做巨大的贡献!
本科和研究生期间是将来职业生涯的最重要阶段。基础知识积累和拓展得怎么样,知识面是宽、还是窄,都决定了你们未来的发展空间。可以利用假期在家比较清静的时间,读一些有趣的科普书和文献,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是非常有益处的。
知名古生物学家殷鸿福院士在评价我们最近发表在Science上的成果时说“Opportunity only favors the prepared mind”。我向大家推荐两个我常学习的网上渠道:
通过 “李永乐老师”的微信公众号看一些视频课程,不仅非常有用,有些题目还相当有趣。例如《什么是爱情?怎么谈恋爱,才能有效的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李永乐老师讲爱情数学)》《如何才能摆脱贫穷?穷人和富人有什么差别?(2019诺贝尔经济学奖解读)》,这些题目中都含有很深的数理统计原理。 通过TED,收看一些英文的短演讲,内容挺有趣,也在提高自己的外文水平,听和说都会提高,将来能够自由的国际交流。例如《Mass extinctions and the future of life on Earth—生物大灭绝与地球生命的未来,英国皇家学会会员Michael Benton》;《Studies life on Earth—where it came from, how it might end?研究地球上的生命-生命从哪里来?最终如何终结?美国知名古生物学家Peter Ward》等。
沈树忠
2020.1.30
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海波教授如是说——
用理性驱散恐惧,用关爱传递温暖
同学们:
大家新年好!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首先祝大家健康、平安。
这个假期有点长,但一定不会闷。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每天都在密切关注这场疫情的发展,以及我们为战胜这场疫情付出的不懈努力。
这应该是同学们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举国动员和超大范围社会协同,我们每一个人负责任行为都与我们最终将取得的疫情防控的胜利紧密相连。上一次经历这样的时刻是在2003年,那时候同学们都还小,或刚出生,甚至还没出生,我也刚毕业留校。相比于上一次,这次的响应更加积极,力度更大,同学们对战胜疫情一定要有信心。
这无疑是一场危机,危险中蕴藏机遇。同学们将来都会是国家和社会的中流砥柱,在这样一个需要我们各自安好、不宜身临一线的特殊时期,我们不妨做一次基于现代信息传播的“田野”观察,体悟家国情怀,阅读人间冷暖。不论我们将来从事什么行业,处于什么职位,有一些东西都是恒定不变且需要不断学习:尊重科学与理性,用事实说话,努力尽责,关爱他人……
好了,毕竟是在新年和寒假,虽然话题有些沉重,但我们内心还是可以有一些小欢喜。让我们一起温习一下汉口路正门的题词吧: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张海波
2020.1.29
大气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气候变化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丁爱军教授如是说——
亲爱的同学们,新年好!
在全国人民分力抗击新型肺炎疫情的过程中,相信你们已经充分感受到一个别样的春节假期。你们在媒体新闻和朋友圈中应已充分了解到如何防疫,知道哪些是不可以做的。按照目前各地和学校防疫的有关措施和安排,大家还得在家待一段时间,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些可以做的事。
对于研究生同学来说,这是一个可以静下心来看看文献甚至写写文章或论文的机会。当然,如果你不甘心在新春假期做这些,而自己却还有文章在导师手上在待修改的,不妨再发个问候给他(她)。在这个非常时期,你的导师不用开会和出差,相信有充足的时间来、也很乐意来和你一起完成论文的修改。对毕业班同学来说,也许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提前完成毕业论文,从而在毕业的最后几个月里充分享受在校生活!
对于本科生同学,我想给大家推荐一套书《竺可桢全集》。大家可能都或多或少知道,竺可桢是著名的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曾长期担任浙江大学校长,但大家可能不知道他是凯发校友也是凯发k8官网大气科学学科的创始人,在担任浙大校长前曾在原中央大学工作十余年。《竺可桢全集》如实展现竺老的学术成就和人生道路,折射现代中国的政治面貌和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进程。大家可重点看其中的6-21卷《竺可桢日记》,其中收录了竺老1936~ 1974年的日记,达1300多万字,被誉为民国四大日记之首。相信从中你们可充分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和“初心“!
该书电子版可在网上购买,有兴趣者也可直接邮件联系我索取(dingaj@www.ywxhznkj.com)。读完该书,大家不妨效仿竺老写写日记,记录一下这次防疫过程中每天所闻所想(包括对各类谣言的个人判断)。待得疫情烟消云散,开学后一起交流和分析,总结各地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举措以及可改进之处,也体现新时代大学生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心。
预祝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尽快取得成功!也祝各位同学能够度过一个充实的新春假期!
丁爱军
2020.1.28
物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缪峰教授如是说——
同学们:大家新年好!特殊时期,大家会不会觉得这个假期有些闷?我给大家一个小建议哈。大家可以拿出一张纸,在上面按照优先级的不同,列出三项自己“一直想做却一直没时间去做”的事情。例如:是不是有一本特别想看却一直没能看完的书?要不要把这本书看完?是不是对自己过去的一段心路没有找到时间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思考?要不要梳理一下写点文字留给自己?是不是有某个知识盲区每次同学朋友聊起来自己只能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要不要利用这次假期把这样的“盲区”变成自信的“舞台”?如果假期结束的时候,这个清单上我们至少完成了两项,请给自己点个赞;如果没有完成的,也请告诉自己,那其实不是自己真正想完成的事情,以后也不要总去推托是因为“没时间”了。这个特殊的新年假期,是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卫生防疫体系的一场大考。在我们耐心期待、也一定会等到最终好成绩的同时,让自己多一些小进步,心里多一些小信心,对未来多一些小确定。
缪峰
20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