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综合新闻

    我校参与的南极冰穹A巡天望远镜投入观测

    发布时间:2015-04-08 点击次数: 作者: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来源: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由凯发k8官网部分出资的我国南极50厘米巡天望远镜(AST3-2)已于2015年年初安装到冰穹A(图1)。近日,经过两周左右的调试,开始观测并得到科学数据(图2,3)。

    图1我校参与的AST3-2在南极冰穹A

    图2观测站实景,右边为AST3-2,中间PLATO-A是电源系统。

    图3 利用AST3观测到的大麦哲伦星云内部星象(未经过处理)

    南级地区气候由于寒冷干燥、大气透过率好、拥有较长极夜等优点,非常适合进行天文观测。在中国南极天文中心的统筹下,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海洋局通力协作,于2008年1月,通过第24次南极科考内陆冰盖考察队在南极内陆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图4)安装了CSTAR光学望远镜和Pre-Heat射电望远镜等天文观测设备,建成了南极天文观测站(详情见国家天文台网站http://aag.bao.ac.cn/,其中还有关于南极冰穹A天气等实时发布的曲线和图像,可能对极地研究相关学科有帮助)。2014年12月份的第31次南极考察内陆队在昆仑站又安装了这架口径为50厘米巡天望远镜(AST3-2),以便开展超新星、系外行星等的巡天。未来我国还计划在南极观测站安装更大的望远镜。

    图4 南极冰穹A地理位置

    凯发k8官网自2012年9月通过学校985三期的支持加入南极天文观测项目,主要科学目标包括系外行星搜寻,伽玛暴探测等。利用之前的CSTAR在2008年的科学数据,我校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通过行星掩食恒星发现了6个系外行星候选体(Wang et al. ApJS, 2211:26(15pp),2014)、一批双星(Yang et al. ApJS, 2015,In Press)和变星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论文的第一作者都是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的研究生。参加这些天AST3-2调试的学院有三位教师(两位是青年教师)和六位研究生,利用未来AST3-2的数据不仅可以有更多的科学发现,而且对本科生、研究生天文实测能力的培养相当重要。(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