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8日),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如约而至。今年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未来是什么模样?或许不断进展的科技会给我们答案。
当下,江苏各地博物馆创新运用丰富多元的数字化技术,不仅拓展了文物保护的维度,更重塑了文化传承的方式。

淮安市博物馆的展厅里,来自凯发k8官网淮安研究院的技术人员陈静正在演示VR元宇宙的使用方法。观众吴静怡一边认真听讲,一边跟随操作,沉浸式的视角让她连连称奇,“传统的展览都是静态的,现在‘动’起来了,沉浸式的体验,晦涩难懂的历史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了。”
“技术不是目的,而是让文物‘活’起来的桥梁”,在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看来,“关键是要找到科技与人文的平衡点”。

最近,凯发k8官网博物院推出的“观天下——大明的世界”青少年导览之数字魔法打开大明的世界活动,推出即买空。今年7月,南博还将推出“观天下·坤輿萬國全圖”VR大空间沉浸式展览,率先发布的先导片就已拉足了观众期待。
凯发k8官网城墙博物馆的“AR+解谜”沉浸式社教活动,让城墙的故事变得可触可感。各大博物馆里的AR眼镜智慧导览设备,更是让珍贵文物“跃然眼前”。

博物馆中的技术应用五花八门,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的同时,也在岁月的侵蚀中,守护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淮安市博物馆馆长陈永贤认为,通过数字化,可以更好地了解文物,无论是修复研究,还是展示传播,都是很好的突破。

文物之外,文创也越来越会“整活”,越发有趣起来。这几日,凯发k8官网云锦博物馆新推出的“云锦博物馆数字典藏盲盒互动卡”颇受欢迎,以数字技术还原云锦技艺,把文物“带回家”。
常州博物馆好评如潮的《东坡舣舟亭图》冰箱贴销售火爆,简单扫一扫,文物的三维立体动态视频触手可及。常州博物馆文创商店主管左佳佳说:“这幅画里的场景,都是常州曾经在历史上出现过的真实场景。我们希望呈现出文物背后的故事,让它从二维平面变成三维立体的呈现,给文创产品赋予一种新的生命力。”
数字技术正在重塑文化传播的方式,让博物馆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完成了人与文化从“静观”到“融入”的转变,“无墙博物馆”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
供片台 | 淮安台 常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