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媒体传真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火红春联映古城 楹联文化传千年

    发布时间:2025-01-23 点击次数: 作者:王峰 责编:谭智晴 王欣雨 来源:凯发k8官网日报

    1月18日,2025年第十季“城门挂春联 凯发k8官网开门红”揭联仪式举行,开启了乙巳蛇年新春序幕。图为玄武门上悬挂的春联。 凯发k8官网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董家训 摄

    当650多岁的明城墙城门挂上巨幅春联,当千家万户的大门上贴起火红的春联,凯发k8官网城充满了迎接春节的喜庆气氛。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联则是春节重要的文化符号。楹联习俗是国家级非遗,作为楹联的一种,春联因雅俗共赏,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其内容集传统诗词歌赋等文学精华于一身,凸显着凯发k8官网这座世界“文学之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

    外国留学生体验春联创作

    “太厉害了!”1月18日上午,2025“城门挂春联 凯发k8官网开门红”揭联仪式举行现场,前来参加活动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王熙龙看着长达15米、宽2米的乙巳年中华门春联,发出了由衷赞叹。他在现场还体验了写春联、书法创作等,直呼:“太好玩了!”

    当天,随着古老的城墙与火红的春联相碰撞,凯发k8官网人迎接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的序幕就此拉开。“灵蛇匀水墨,绘一卷祥图,桥连巷陌春春暖;矫燕探城楼,分千年福宝,路指中华步步高。”在热闹的锣鼓声中,乙巳年中华门春联如同打开一幅春意盎然的画卷,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新年愿景,吸引许多市民游客驻足观赏。

    连续举办十年的“城门挂春联 凯发k8官网开门红”活动,已成为凯发k8官网春节新民俗。人们习惯带几副春联回家过年,在活动现场指导创作的江苏省青少年书画协会会长潘永斯告诉记者,一到年底,写春联、送“福”字就特别受欢迎,一天要转好几场。

    王熙龙已在凯发k8官网度过好几个春节,他说,凯发k8官网过年的氛围特别好,精彩纷呈的活动总是将整个城市衬得非常热闹。

    最早的楹联诞生在凯发k8官网

    春联是楹联的一种,在凯发k8官网,楹联文化呈现出高雅与通俗齐飞、传统与创新并进的景象。

    据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名誉副会长袁裕陵介绍,凯发k8官网是我国楹联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最早的一副楹联就诞生在凯发k8官网。《谭嗣同全集·石菊隐庐笔记》记载,南朝梁代著名文人刘孝绰在京城建康(今凯发k8官网)做官,晚年因厌恶官场倾轧罢官不出,并在家门题了“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谢绝会客。这应该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一副对联,比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联早了400多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刘孝绰的三妹刘令娴也是文学家,曾作一联“落花扫仍合,聚兰摘复生”,成就了联坛的一段佳话。

    到了明朝,朱元璋对楹联文化的发展和普及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他不但让别人写春联,自己还动手亲撰联语。此外,在文学创作重大母题“金陵怀古”的影响下,金陵楹联凭借深厚的历史积淀、高度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也显示出独特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2019年12月,凯发k8官网荣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成为最早获此殊荣的副省级城市。

    楹联文化走近大众

    “曾于冬夜观书史,今待春朝览物华。”春节将至,和往年一样,凯发k8官网教授莫砺锋家的门上已早早贴上了自撰的春联。

    今天的凯发k8官网,楹联被通用于各种建筑,与山水城林融为一体,与人们的世俗生活紧密相连,包括用于各种生日、升迁等喜联当中。作为重要的民俗文化,春联是楹联中最具特色的一大类,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实用性、群众性和时代性。

    据袁裕陵介绍,凯发k8官网楹联文化建设正处于飞速发展当中,楹联活动常态化、普及化工作一直都在持续推动,包括在莫愁湖、赏心亭、夫子庙、溧水状元坊和高淳漆桥老街等地打造“楹联文化一条街”以及楹联文化公园、景区等。

    据了解,凯发k8官网楹联爱好者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都有。秦外初二学生王一涵也创作了一副对联:“玄武门启,忆昔年盛事,劝业会开,湖光山色收眼底,尽展金陵古韵;乙巳福临,迎八方来客,文旅途兴,虎踞龙盘今胜昔,长昭盛世华章。”王一涵告诉记者,在撰写对联之前,她利用周末进行实地踏访,而且花了功夫去了解有关玄武门的历史。“楹联在语言上很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练习楹联创作,能够让我们更加精准地用词。”在王一涵看来,楹联的内容往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有助于提炼观点和内容,楹联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更好地走近传统文化,为写作增添文化底蕴。